吳巧瑜表示,早期會館作為一種商人自發的民間社會組織,主要是以鄉土或者說以血緣、地緣為紐帶,以共同認可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念、生活習慣為基礎的,以敦睦鄉誼、互通信息、娛樂互助及彼此的互律為活動方式,力圖建立一種穩定和諧,能以不變應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之萬變的社會秩序。
1921年,“旅港潮州八邑商會”因此得以建立,到1945年戰後更名為“香港潮州商會”;1981年11月,首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由香港潮州會館主辦,正式搭建了潮人國際性大平台。1999年5月底,第一屆國際潮青聯誼年會隆重舉行;2001年10月,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宣告成立;2013年8月,在香港潮州商會永遠榮譽會長陳幼南的推動下,國際潮籍博士聯合會在香港正式註册……潮州人拚搏在海外時所建立的各種同鄉社團組織,使他們的家庭觀與鄉土情愈發凸顯。
一排排古樸的書架上,一冊冊散發著歷史氣息的書卷,恢宏的裝飾中沉澱著幾分大氣——如今,坐落在上環的香港潮州商會承載著近百年歷史,攜帶著傳統文化的氣息,逐漸發展成為聯結香港一百多萬潮籍人士的最大且最具影響力的社團,更是世界範圍內頗具代表性的集政經文化工商各界精英而成的地緣性商會組織之一,在香港扮演著與政府和企業同等重要的社會治理者角色。
香港前港督衛奕信曾說:“香港潮州商會的成就,在很多方面可以說是香港發展過程的寫照。”而特首梁振英也在出席商會第五十屆會董就職典禮時表示,香港潮州商會英傑薈萃,在不同行業和領域表現卓著,同時積極參與社會和公共事務,他感謝各位多年來對香港社會的貢獻。
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潮州人被稱為中國的第57個少數民族,因為它很好保留了獨特的地區文化,譬如潮劇、潮樂、潮州菜等。潮汕文化民俗相較北方主流,顯得特立而另類。
其實,今日潮州人所奉行的傳統,除部分保留了地域特質外,更多的是繼承中國古代中原文化的傳統。比如,中國人非常重視家庭,傳統家庭觀念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這種觀念主要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因此,潮汕地區的家庭觀念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青少年普遍家教森嚴。
另外,中國傳統社會也非常重視宗族關係,認為應把家庭、宗族的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視個人榮辱與宗族的榮辱息息相關,所以出現了“光宗耀祖”、“有辱家聲”等說法。正因為此,潮商普遍會有“若有出頭日,定回饋鄉裡”的情結。
郭一鳴告訴《超訊》,在中國人的社群里,潮州人的一個特點就在於他們會做生意、愛抱團,非常熱愛自己的家鄉。甚至有人認為他們就是“小圈子”,一聽“自己人”就講潮州話親得不的了,這個確實是由地理、文化等歷史因素所決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