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認為,未來在政策指導上,服務業主管部會應採用部份的產業化KPI,鼓勵它們扮演協助產業發展的角色。而且產業化、鬆綁不是口號,必須結合目標,以增加投資、創造就業為KPI。以“金管會”為例,鬆綁金融工具、促成新金融商品出現,並帶動民間資金、保險基金的購買,減少資金外流及縮減台灣金融帳的長期逆差。如此,台灣的資產管理中心目標才有達成的可能,進而創造高階金融人才需求。其次,“衛福部”的長期照護,如能適度鬆綁財團法人經營限制,則可引進保險資金投資,塑造更優質的商業模式,使長照財源有著落,高階人力的需求也可被激發出來。在國際醫療的發展上,海外門診中心設立,可以招徠更多外籍觀光客,進而紓解全民健保的壓力,並減少健保的總量管制,使醫事人員薪水有漲升空間,進而有效化解五大皆空的困境。其他如公共都更的加速,帶動示範效果,可以有效進行都市更新、帶動投資,解救低迷的營建業等。
當然,服務業主管部會可能面臨產業發展人力缺乏的問題,以及風險管理及對弱勢族群不利的疑慮。但人力不足問題可由跨部會的借調、輪調人力來解決,產業發展也可交由轄下智庫研究、規劃。若擔心衝擊太大,可劃定先行先試專區,由小規模區域先行,如有成效再予以擴大。至於對弱勢族群的衝擊,則可以透過回饋金的配套設計來化解,事在人為,並非全然沒有解決之道。尤其,服務業主管部會的任何法規施行之前都應有產業衝擊影響評估,適度的宣導期及衝擊的緩衝期,才能降低對產業成本的暴增,加強其調適能力。
最後,除了產業化KPI的設計外,公務員誘因機制也必須重新設計,方足以鼓勵官員勇於任事,加強產業化的企圖心。經由服務業主管部會KPI的重新設計,賦予更多產業化的任務,才能擺脫目前一灘死水的困境,帶動台灣的投資、活絡經濟,協助民眾擺脫低薪的夢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