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近日,一篇題為《高校辦智庫是否“過熱”?被指與國家需求和問題脫節》的媒體報道,再一次將高校智庫推至輿論漩渦。如果說,針對其他類別智庫的討論多關注方法論,聚焦於“怎樣建設,如何實施”;對高校智庫的叩問則顯然更進一層,屢屢回溯至“該不該建,邊界何在”。
上文涉及的“大學建智庫是重心錯位、本末倒置”“高校智庫與國家需求相脫節”等疑慮時被提及。近期頗有影響的代表性觀點還有:大學研究應甘於寂寞,不能受追求實用的智庫引導;“智庫熱”擠占時間與資源,或使高校社科研究水準不升反降,等等。
高校人才資源富集、學科支撐堅實、知識儲備雄厚,謀政資治似是順理成章之事。從國家決策需求、智庫總體格局、大學自身職能來看,高校智庫躋身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主力部隊也是時代之選、發展大勢。然而,質疑不會蹈空而來,爭議必然有其根源。是什麼引發了“高校智庫過熱”的隱憂,爭論背後,潛藏著哪些必須正視的問題?
首先是對大學、智庫兩者職能及其相互關係的認識偏差。一方面,高校之多重使命——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社會服務間的有機聯繫在某些討論中被忽視、被割裂、被異化。大學被抽象為“與世俗社會保持距離”的超脫之地,社會服務被視為“功利化、實用化”體現與可有可無的部分;另一方面,與“社會服務”直接相關的智庫被窄化、矮化,智庫研究被與短平快的對策研究劃上等號。在這樣的視域下,智庫之於高校的價值自然被極大弱化。實際上,智庫功能也應分級分類全面認識——僅就咨政研究而言,智庫提供的思想產品便有理念、戰略、戰術之分,既能制定技術性對策,亦能提供戰略性方案,還可提出根本性理念,而後兩者,便是適合高校智庫的最佳發力點。與之相應,高校智庫人才也絕非簡單的“方案制定者”,而當是以深厚理論為根基的戰略科學家。更深層考慮,智庫研究特有的問題導向、現實觀照,對高校的學科融合、知識體系轉換大有裨益。如果明確了上述概念,對“高校智庫”的誤讀與拒斥當能有效化解。
其次,是對高校智庫建設方向與方式的兩種誤讀:或把“高校建設智庫”等同於“高校變成智庫”,或將“高校智庫機構”與高校中教學科研等其他部分割裂看待。前者將智庫母體與智庫機構混為一談,誇大了智庫功能在高校整體使命中所占比重,因而便有“智庫化的高校已不再是高校”之虞;後者為智庫機構設置了“孤島化生存”的語境,所以生出“一小批人拼命幹,其他人袖手看”的尷尬與隔閡,發揮高校人才和智力密集的優勢便無從談起。實際上,智庫既不可能“吞沒”大學的其他屬性,也無法脫離高校教學科研與整體環境健康生存。在高校內部建設智庫機構,只有獲得全校各個層面的理解與認可,才能既壯大智庫自身,又為高校整體事業發展提供新抓手、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