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近平“以文圓夢”激發人民磅礴之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17 14:41:44


各地的青少年經典誦讀活動。資料圖
 
  一個時代:基因在與時代同頻共振的作品中傳承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指出,古今中外,文藝無不遵循這樣一條規律:因時而興,乘勢而變,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在人類發展的每一個重大歷史關頭,文藝都能發時代之先聲、開社會之先風、啟智慧之先河,成為時代變遷和社會變革的先導。離開火熱的社會實踐,在恢宏的時代主旋律之外煢煢孑立、喃喃自語,只能被時代淘汰。

  在“我們與你在一起”詩歌論壇上,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黃亞洲談到,杜甫的作品就曾反映了貧富差距過大造成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災難,反映了兵丁上前線而“爺娘妻子走相送”“牽衣頓足攔道哭”的百姓痛苦。這些作品對當時的社會畸形狀態是一個警醒,也讓今天的我們得以理解當時社會發生強烈變革的動因。至於戰爭時期、民族危亡時期,詩人抽取詩行作劍,恨不得把詩歌裡的每一個字都當作手榴彈扔出去的例子,就更不消說了。這是詩歌的責任,是文學的責任,也是詩歌與文學的榮耀所在。

  中國的文藝歷來與國家民族的命運同頻共振,緊緊相連。“五四以來,中國的詩歌一直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從來不曾缺席於歷史的舞台。”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理事、中國詩歌學會理事、著名朗誦藝術家徐濤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真正好的作品能給人帶來心靈的享受、震撼和啟迪,能讓人獲得敢於擔當、敢於前行的力量。

  民族文化基因如何傳承?在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傳承,在文化的群眾參與中傳承,在與時代同頻共振的作品中傳承。

  傳承文化基因,是為了更好地“以文圓夢”。習近平曾反覆強調偉大事業與偉大精神的辯證關係:“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中華文化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時俱進,使中華民族保持了堅定的民族自信和強大的修復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價值、共同的一百年理想和精神。”正可謂“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

  文藝中國,時代有夢,細數今天國人身上的“文藝範兒”,我們不斷傳承優秀的民族文化基因,更期待以文脈賡續國運興榮,以更多創新的傳播方式、更多的群眾參與、更多的優秀作品鍛造充滿神韵的中國新氣派。

  (來源:中國青年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