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由美英法三國提交給聯合國安理會的有關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決議草案,2月28日在安理會遭到否決。這一結果不出預料,但西方國家預先明知該草案在安理會不可能獲得通過還強行推動表決,其動機值得推敲。
新華社報道,上述決議草案以敘利亞政府在2014年和2015年使用氯氣發動襲擊為理由,要求安理會把與化武襲擊有關的敘利亞一些人員和機構列入聯合國制裁黑名單,並禁止向敘利亞政府和軍隊出售直升機等武器裝備。
在安理會對該決議草案表決之前,國際輿論普遍預計,由於俄羅斯等國會行使否決權,因此這個草案不可能在安理會獲得通過。在表決之前數小時,俄羅斯總統普京公開表示,俄羅斯反對對敘利亞實施新制裁,“原因是這一做法對正在進行的敘利亞談判進程沒有幫助,只會破壞談判進程和損害談判各方的互信”。
由安理會授權設立的禁止化學武器組織-聯合國聯合調查機制在去年10月發布報告,認為敘利亞政府軍在2014年和2015年使用氯氣襲擊了敘利亞反對派控制的3個村莊。敘利亞政府隨後發表聲明否認上述指控。安理會去年11月17日通過決議,再次授權禁止化學武器組織-聯合國聯合調查機制繼續調查確定敘利亞境內化學武器襲擊的責任方。
目前調查仍在繼續進行,聯合調查機制尚未得出最後結論。但是西方國家迫不及待地在安理會拋出敘化武問題決議草案,此舉有著多重目的。
首先,西方國家企圖坐實所謂“敘利亞政府對平民使用化學武器”的指控,為迫使巴沙爾總統下台尋找更多依據。一些西方國家顯然認為,不管相關國際調查結果如何,只要借助安理會等重要平台不斷指責巴沙爾政權,再加上西方媒體的持續鼓噪以及敘利亞反對派的竭力配合,最終能夠達到顛覆敘利亞政權的目的。
其次,西方國家希望為在戰場上遭遇挫折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打氣。在去年敘利亞政府即將從反對派武裝手中收複經濟中心阿勒頗的關鍵時刻,西方國家眼看敘反對派武裝即將潰敗,一再要求交戰雙方立即實施“人道”停火,但這個招數沒有得逞。西方國家為了顯示自己依然是敘反對派的靠山,於是這次選擇在化武問題上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