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灣工商時報:跨越台灣薪資停滯的三座大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05 11:15:49


  中評社台北3月5日電/近十年來,台灣經濟成長趨緩,而薪資停滯的現象更讓社會各界憂心忡忡,不含獎金、紅利,近七成勞工平均月薪不到4萬元,尤其是過去幾年起薪太低的“22K現象”更為年輕人詬病。

  台灣工商時報今天社論說,究竟台灣薪資為何停滯?多數人認為台灣的代工體系,缺乏品牌、通路,且在東南亞、大陸製造業相繼崛起後,陷入低價競爭,致產業外移,工作機會流失,而僱主在低利潤的困境下,也不易為員工加薪,而形成薪資停滯的現象。 

  不過,除了代工模式這座難以跨越的大山之外,台灣薪資的停滯還有另外二座大山:專上教育的過度投資,以及服務業的法規束縛,以致規模破碎,缺乏國際競爭力。 
 
  專上教育的過度投資,在於台灣每年10-15萬名15-19歲高中職畢業生,本應投入製造業,擔任藍領的專業工人,但政府專上教育的擴充,加上父母的學歷至上思維,使上述10-15萬年輕人轉而唸大學、研究所。因此,每年少掉10-15萬藍領階級,即使企業願意以月薪4-5萬元也聘不到工人。而上述10-15萬人繼續深造,到了24-29歲取得大學、碩博士學位後,每年多出10-15萬競爭白領、粉領階級工作,致服務業供過於求,薪水無力漲升。 

  第三座大山在於服務業規模的破碎,多數無力進行跨越國境行銷,藉海外市場的規模經濟來擴大營收、利潤,當然無力為員工加薪。一般言,台灣服務業高薪機會不多,除了公部門(公務員)、壟斷或寡占企業(台電、中油等)、特許(銀行、電信等)、證照(醫師、律師、會計師)、專業(資、通訊服務)及少數具跨境服務(服務海外觀光客的品牌企業、國際化連鎖加盟的零售、餐飲、飯店、航空公司等)之外,其餘服務產業薪水普遍不高。這也意味著只有少數壟斷、寡占、具證照行業外,專業、跨境服務才有高薪機會。其他服務業在主管部會的規範、管制思考,以及缺乏產業化思維下,規模不易大型化,只能服務島內市場,無力吸引島內外投資,精進商業模式,也缺乏輸出、國際化能力,無法擴大經濟規模,致生產力低,缺乏透過高薪吸引人才的實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