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朝關係方面,文在寅、李在明總體傾向於放棄李明博、朴槿惠所倡導的“吸收式統一”路線,主張通過對話渠道降低朝鮮安全壓力,勸說其停止挑釁行動,緩解朝韓緊張對峙態勢。安熙正則不主張全面否定新國家黨的對朝政策,強調在維持一定對朝鮮壓力的情況下,尋求朝韓對話。相較而言,保守勢力屬意的代理總統黃教安如果當選則很有可能延續既有對朝施壓政策,以半島統一尋求消除朝核威脅。考慮到黃教安當選幾率不高,韓國未來重新審視對朝政策的可能性較大。
在對美關係方面,無論進步力量還是保守勢力都面對著如何控制特朗普政治、經濟政策調整對美韓關係衝擊的課題。特朗普總統攻擊韓國承擔同盟防衛義務有限,其貿易談判代表公開質疑美韓自由貿易協定效應,導致韓國動輒得咎。共同民主黨抑或保守勢力支持人物當選很可能在維持與美國基本合作局面下,嘗試改善與周邊各國關係,分散對美國安全依賴。在經濟政策方面,採取更加積極態度參與“區域全面合作夥伴關係”談判,以便化解來自於太平洋彼岸的壓力。
而在對日關係方面,考慮到韓國國內80%以上民眾對兩國慰安婦解決協議持反對態度,韓國領導很可能會在相關議題上做出較大幅度調整,以便區隔前任政府。2016年年末,韓日兩國因韓國民眾在日本駐釜山總領事館外設立慰安婦少女雕像而爭議不斷,安倍首相不惜召回駐韓大使回國,表現對韓國強硬立場,充分顯示了日本壓縮韓國外交空間的用心,引發韓國民眾對日本抵觸情緒。對日本表現適當的強硬態度可以有力地回擊安倍的外交共識,更能在短時間內凝聚國內民心,韓國新政府調整對日政策幾率較高。縱使在美方壓力下,新政府不在慰安婦問題上發起攻勢,也不能排除其在獨島、東海命名問題上對日本發難,韓日關係前景黯淡。
總之,“後閨蜜門時代”的韓國很可能因區域局勢變化,快速調整對外政策,挽回因內政延誤的被動局面。
(來源:中國網;作者:呂平 大連外國語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