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富權:“習特會”簽署第四“中美聯合公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17 14:57:57


 
  其三、認定了兩岸中國人自行解決台灣問題的原則。美國認為台灣問題是屬於中國的內政,因此基於不侵犯他國主權的原則下,美國希望這個問題能由兩岸的中國人自行解決。美國在《八一七公報》中承諾,“無意侵犯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無意侵犯中國的內政”,就是宣示台灣問題的解決,由兩岸中國人自己進行。

  後來為何會有“第四公報”之說?除了克林頓訪華後,可能將“新三不”固化為第四公報的說法,是直接與台灣事務相關之外,其餘幾次都基本上與台灣事務沒有多大的關聯。實際上,不少美國智庫人物都認為,從基辛格訪問中國起,中美關係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建立在中美共同對付蘇聯威脅的基礎上的,兩國關係在十幾年里基本上平穩發展。一九八九年標誌著中美關係進入第二階段,特別是冷戰結束後,蘇聯威脅不復存在,貿易、人權、台灣、西藏、宗教自由等問題卻日益突出,而布什政府上台後,雙邊關係似乎更是一路下滑。然而,隨著“九一一”事件美國遭受恐怖襲擊,美國和中國再次有了共同的戰略敵手——恐怖主義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美中關係開始進入第三階段。

  三個《中美聯合公報》都是集中在第一階段簽署。此後兩個階段都沒有簽署任何一個公報,現在距離第三個公報簽署已經有三十五年了。此期間發生了許多重大的事件,例如冷戰結束、台灣民主化、1989年、香港澳門回歸、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朝核事件、伊斯蘭國等等。儘管三個聯合公報仍有現實意義,但其內容也已不能完全覆蓋當今世界和中美關係的基本特徵:《上海公報》對越南問題以及亞洲其它地區局勢的看法早已過時,美國售台武器的事實操作一再突破《八一七公報》中的美方“逐步減少它對台灣的武器出售”、“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的默契,台灣問題也不再是中美關係居於表面的唯一核心難題,如今需要兩國領導層傾力關注、妥善處理的共識合作點和分歧敏感點大多是全球性的。三個公報已經不能適應三十年來世界格局發生的重大變化。因此,現在是談判簽署第四個聯合公報以解決新形勢下的新問題和根據新的現實更新雙邊關係的時候了。

  那麼,倘是有第四個《中美聯合公報》,其主要內容是甚麼?從特朗普的角度,可能是貿易問題。他競選時最主要的“競選利器”,就是國際貿易及國民就業,因而對美國最主要的貿易國和貿易逆差國中國,特朗普可說是咒罵得“七情上面”,指責中國奪走了美國美國工人的就業機會。因此,他有必要籍著簽署第四公報,限束中國的對美貿易,改善中美貿易的結構性失衡狀態,達成“買美國貨物、僱用美國勞工”的目標,以繼續討好美國的草根選民,未自己的爭取連任創造良好利基。

  但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沒有可能是單方全贏,雙方都必須既有所得,也做出適當的讓步。倘北京為了南海、台灣等事務“有所得”的話,可能會在經貿領域上對特朗普做出讓其感到滿意的讓步,以換取他在台灣及南海問題上的妥協。這不是不可能,因為特朗普注重的是經濟利益,並不太注重美國在東亞的政治利益,實際上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開啟其首次亞洲之行時,國務院代理助理國務卿董雲裳就宣布,奧巴馬的“重返亞太、亞太再平衡”戰略已經“正式死亡”。

  中國現在正對經濟政策進行重大調整,一方面以“一帶一路”戰略和“亞投行”來加強國際貿易,另一方面以“供給側”改革來促進國內消費,因而即使是在對美貿易方面有一定的減損,也可“堤內損失堤外補”。但卻可換來美國更為清晰明確一中的定義,更加嚴格規範台灣的定位,更為壓縮台灣的“國際空間”,更為嚴厲束限“台獨”行為,又何樂而不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