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6日電/網評:項俊波被查與金融界人士通病20條
作者 丁鍵,筆名:鋮之 江蘇南京 職業經理人、學者、詩人
中國經濟發展至此,各行各業都有長足進步,各階層的人士都在群策群力為中華民族復興作貢獻。金融業在改革開放以後也有了長足發展和壯大,但面對新的形勢,我國要圓滿實現十三五規劃的偉大戰略,踐行創新、和諧、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增強國際競爭力,金融業的改革如何創新,任重而道遠。
改革是無止境的事業,要有壯士斷腕的精神。要有自我批判、自我反省的能力和意志。金融行業的徹底改革迫在眉睫。金融行業改革不到位、不徹底,我國經濟就不能真正成功。當下細細研究中國金融行業的運行現狀,不難洞察到一系列阻礙我們發展的行業弊端。
治病救人,發展、革新才是金融業走向健康的唯一通道。已經揭露出來的事實,尤其是項俊波等一大批金融官員的落馬等很多事件證明了這一點。
國內金融界人士,尤其是高管以上的從業者,普遍存在以下通病:
1. 由於長期以來在國有體制下養成的慵懶習氣一時難以根治。
2. 行業內普遍存在浮躁心態,自我感覺良好。
3. 長期高收入養成的行業優越感特出。
4. 缺乏服務意識、競爭意識。對專業能力、全面的專業知識的缺乏,對國際化競爭壓力不敏感。對衣食父母的顧客服務精神不夠、態度惡劣。有舊的公務員心態,沒有國際化企業的員工意識。對一些行業外的企業有歧視心理,不謙卑、不修為。
5. 對實體經濟的認識度淺薄。對實體經濟幫助不足,貢獻率低下。尤其是對民營中小微企業。
6. 由於長期以來處於國家計劃經濟保護和行業壟斷狀態下養成的慣性使然,養成了嬌嬌之氣,不勤奮,進取心不足,沒有危機意識,缺乏學習力,更缺乏國際化的金融眼光。市場經濟改革以後,金融業的改革一直滯後。像溫室裡的花朵,是改革開放以來,最不公平競爭的行業之一。玩著各種不公平的遊戲,甚至至今還有魚肉百姓的不合理規定、帶欺騙性的規則、合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