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衝過終點後,唐輝下意識地甩開了志願者準備攙扶她的手,“我就想找個角落跪著哭一會兒,怕他們拉住我,我忍不住當著很多人大哭,很難看,本來人又瘦。”但她沒忍住,眼淚和著汗水啪嗒啪嗒掉成了鏡頭里喜極而泣的畫面,連同她“會讓志願者尷尬但發自本能”的那個動作,被2小時55分51秒奪得全運會首枚群眾組女子金牌的成績,鮮活地載入了中國體育的史册。
4月29日,第十三屆全運會馬拉松賽暨2017年天津(武清)國際馬拉松賽開跑,終點那條線,對代表全國各省份參賽的114名專業運動員是檢驗4年青春的標尺,由此劃分著人生今後的走向。但對4096名“群眾組”的業餘跑者甚至中國更廣大的體育愛好者而言,全運會的金牌首次對他們開放,終點那條藍色的綢帶,像是把時空撕開了一道口子,撞破它,也就撞進了歷史。
兩個山東人,從事賽事運營的運艶橋和小學體育老師唐輝,先後闖了進去。
他們是群眾的“縮影”
唐輝還在盡量設法弱化高溫帶來的不適,運艶橋已掛著輕鬆的笑容跑到終點,他看見自己出現在終點旁的巨型屏幕上,也聽見觀眾在呼喊他的名字,廣播里主持人高分貝地吼著:“2小時32分45秒,運艶橋成為全運會58年歷史上第一枚群眾金牌獲得者。”人群沸騰,運艶橋覺得自己像他們的縮影,“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專業運動員一樣專心訓練,還有工作和生活需要平衡,我能做到,大家也能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