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起來,觀賞龍舟競渡記憶的缺失或也是心頭一痛。據說,“龍舟”一詞最早見於《穆天子傳》:“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有專家考證,進行龍舟競渡的先決條件必須是在多河港的地區,而這正是我國南方地區的特色。據此可以推測,端午競渡的習俗最初可能只在長江下游流行,後來才傳到長江上游和北方地區。《舊唐書》中記有穆宗、敬宗觀龍舟競渡之事;《東京夢華錄》記有北宋皇帝於臨水殿看龍舟;明代帝王在中南海紫光閣觀龍舟;清代乾隆帝、嘉慶帝則在圓明園福海觀賞競渡。在當時,這些區域非尋常百姓所能踏足之地,自然也不能引起轟動效應。時至今日,賽龍舟這樣的民間游藝娛樂項目的主要生存土壤依然是江浙閩粵一帶。當然,每當我表達這樣的遺憾時,也會立刻想到茫茫草原上套馬的漢子和深山老林里爬杆的勇者。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各美其美,如是而已。
說到最後,最想說的還是屈原,這位因“香草美人”成就一生浪漫與悲壯的詩人,也是跟端午節有著太多牽絆的人。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少年時博聞強識,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他提倡美政,舉賢授能,後遭讒去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等詩篇。後來,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寫下絕筆作《懷沙》後,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而死。既然理想不能實現,那只能到滾滾江水中尋覓人生之歸宿,保持一腔家國情懷的純淨。然而花落餘香,以死殉道的屈原成為一個節日發展與傳承的精神內核,於今日之時仍然閃耀著光芒,這也許是一種冥冥之中的力量。無論真實情況到底怎樣,屈原與端午結下了不解之緣,這種緣分或許不僅僅是粽子與龍舟那麼簡單。你何以斷定,數千年前人們紛紛投入江中的粽子不包含著執鞭隨鐙的願望?數千年來人們競相衝向終點的龍舟不代表著踵事增華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