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20日,是留在孟曉蘇記憶裡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中國男排在世界杯排球賽亞洲區預賽的關鍵一戰中獲勝。深夜消息傳來,北京大學的學子們沸騰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當晚傳遍校園,並通過報紙傳遍全國。“‘振興中華’喊出了時代的最強音。”孟曉蘇感慨地說,當年大學校園裡有關中國經濟改革方向的種種設想,例如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破除二元城鄉結構、實現城鎮化,都一個個變成了現實。正是在振興中華這種強烈使命感的驅動下,民族和國家的命運40年來一步步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轉變。
對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呂小慶來說,77級是他一生都引以為傲的標簽,這個標簽最閃亮的精神特質就是家國情懷。他表示,“‘那三屆’有責任承上啟下。今天的中國正處在走向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年輕一代要相信我們的民族,並為之貢獻自己的青春與才華。”
探索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新路
紀念恢復高考40周年,更多的不是為了回憶昨天,而是為了面向明天。1977年高考錄取率僅5%的“過獨木橋”時代早已過去,今天絕大多數中國適齡青年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秘書長張力表示,按照國際通常說法,高等教育毛入學率15%以下是精英化階段,15%—50%是大眾化階段,50%以上是普及化階段。21世紀初,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邁過了15%的門檻,預計2020年前將突破50%。這意味著用精英化或者大眾化階段的標準去衡量普及化階段的高等教育質量已不再可行,高等教育要面向更多有能力的學習者開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有接受不同形式、不同方式、不同種類、不同質量的高等教育的機會。
“因為40年前的高考,我們這一代人走到了今天。我們更有責任去思考,面對新形勢如何把教育辦得更好、把人才培養工作做得更好,保障國家下一步發展的需要。”在北京交通大學校長寧濱看來,為建立創新型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是當前教育的重要使命。大學亟須走出一條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新路。
國務院參事湯敏認為,終身教育是教育發展的方向。如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低成本的、多樣化的終身教育體系,是當今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現行教育體系基本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是為大生產服務的,而當今世界已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如果不能建立緊跟新技術或新知識的終身教育體系,很快就會被無所不在的人工智能所淘汰。所以,要根據第三次工業革命甚至第四次工業革命來重新定義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