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6月24日電/距離2012年底中央八項規定提出四年多,備受社會關注的“三公”經費連年下降。6月23日公布的上年中央財政決算數據顯示,2016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合計48.25億元,比預算數減少14.85億元,也低於上年53.73億元的決算數。
受國務院委托,財政部有關負責人23日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作2016年中央決算的報告。審計署有關負責人也報告了2016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兩份報告都對“三公”經費支出情況作出明確的說明。
據介紹,從2012年到2016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分別為74.25億元、70.15億元、58.8億元、53.73億元和48.25億元。數據的逐年下降,表明中央層面兌現了“三公”經費預算總規模只減不增的承諾。
財政部測算,2016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比2012年累計減少26億元,累計降幅達35.0%,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分別累計下降6.5%、36.4%和70.3%。
“‘三公’數據的變化表明,四年多來八項規定已經落地生根,並在政府層面產生深刻變化,公款出國、私用公車少了,尤其公款吃喝之風得以狠刹。”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張連起說。
決算報告顯示,2016年,中央本級因公出國(境)經費18.19億元,比預算數減少2.08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25.87億元,減少8.54億元;公務接待費4.19億元,減少4.23億元。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解釋,經費減少主要是有關部門嚴格執行“三公”經費只減不增要求,大力壓縮“三公”經費支出,以及部分因公出國(境)、外事接待等任務當年未能實施。
近年來,隨著預算改革不斷深化,中央財政預決算公開力度逐年加大,倒逼政府部門嚴肅財經紀律,嚴控“三公”經費。為更好監督“三公”經費支出,審計部門也加大審查力度。
審計署有關負責人在審計工作報告中指出,此次共審計73個部門及其332家所屬單位,含61個中央部門、10家人民團體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抽查財政撥款預算2517.61億元,占其財政撥款預算的42%。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