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玉華說:“以僑校為例,多年來在各方的努力下,僑校的辦學規模和質量都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海外華人數量規模增長很快,分布地域也更加廣泛,這給僑校辦學帶來機遇,同時也添加了不少壓力。主要體現在教材、教師資源、教室空間、辦學經費等方面。單一的教材難以因地制宜滿足各地區需要;部分地區專業教師資源缺乏;很多地區的辦學經費依靠自籌,辦學的穩定性較差。”
新生代華裔出生在海外,對祖籍國的感情相對於第一代華人來說會越來越淡薄,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也相對較淺,尤其成長在其他強勢文化氛圍中,傳承中華文化的難度也就更大。
“由於缺乏中文環境,閱讀中文書籍、學習中華文化對於我們來說非常困難。再加上父母工作較忙,在督促和引導孩子方面很難周全,所以,一些華人家庭的傳統文化教育就被擱置了。”杜秀青如是說。
而對於那些到中國參加冬夏令營的華裔青少年而言,也有報道分析,短短十幾天的活動安排也只能接觸到中華文化的一邊一角,想要廣泛而深刻地了解中華文化恐怕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雖然海外華人後裔的文化傳承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對那些懂中文或者了解中華文化的新華僑非常有信心。他們在語言和文化理解方面與當地主體人群並無差異,能輕鬆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同時他們又懂中文,將來在世界各國與中國的交往中,將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這對中國和世界都是有益的。”鞠玉華滿懷期待地說。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