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職業足球聯賽歷史上曾經有過兩次引發輿論轟動的“退出事件”,一是1998年9月,大連萬達足球俱樂部董事長王健林在一場足協杯半決賽後宣布大連萬達退出職業足球界(大連實德集團隨後接手),二是2008年9月,武漢光穀隊在一場中超聯賽(客場挑戰北京國安,球隊後防核心李瑋鋒因惡意犯規被停賽8場,賽季保級基本無望)後決定退出中超。時隔多年之後,萬達集團以另外一種形式與中國足球繼續展開合作,但又因“卡馬喬事件”與中國足協鬧翻,而武漢光穀被取消註冊資格後,湖北省體育局不得不以梯隊為班底註冊湖北綠茵俱樂部(武漢卓爾前身),重新向職業聯賽進軍,經過中超降級之後,目前亦在中甲聯賽打拼,湖北足球這一路艱難也讓球迷唏噓不已。
因此,“退出風波”以孟永立以個人原因辭職、球隊繼續征戰中超結尾實為最佳選擇——保定球市在中甲聯賽中極為風光,儘管球隊戰績不佳,但主場上座率在中甲可以排進前三名,如果俱樂部退出中甲,利益受損的只有投資人、球員和球迷。而足球投資其實風險性極大,尤其對民營企業扎堆的中甲聯賽而言(中超聯賽投資方多為國企,抵抗風險能力較大),多個賽季的事實證明,中甲聯賽的好戲往往出現在最後5輪,有人哭有人笑,一個賽季投資打了水漂的企業不在少數。
中超版權商暫緩付款為哪般?
儘管“退出風波”的偶然案例並不能損毀中國足球所謂職業聯賽的整體框架,但正蔓延在絕大多數聯賽投資人和贊助商心頭的不安情緒,極有可能讓中國足球這幾年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關注熱度重新降回零點,比如中超聯賽版權商體奧動力已經在6月30日舉行的中超股東大會上正式向中國足協代表遞交公函,聲明體奧動力決定“暫緩支付本賽季第二筆版權費用6億元”,而依照體奧動力和中超公司的原先約定,這一筆6億元版權費用應該在本周末之前入賬。
這才是真正令中國職業足球聯賽傷筋動骨的重大打擊。2015年9月,對中國足球前景無限看好的體奧動力擊敗競爭對手以5年80億元的價格談下中超聯賽版權(此前2014賽季中超聯賽版權費只有可憐8000萬元),雙方約定的付款方式為體奧動力在2016和2017兩個賽季均付10億元,2018、2019和2020三個賽季各付20億元。2016賽季是中超聯賽歷史上少有的“清明之作”,體奧動力的10億元版權費也毫無差錯,多位中國球迷本無機會親眼見到的頂級球星和頂級教練紛紛投身中超,歐美強勢體育媒體加大對中國足球的報道力度,全球96個國家或地區的球迷可以通過付費電視和視頻欣賞中超聯賽,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中超聯賽的“拐點”來得如此突然,2017賽季隨之“變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