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市民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一超市選購蔬菜。 |
中評社香港7月5日電/在擁有約14億人口的中國,人們的食欲似乎一直且越來越旺盛。中國人對食物的追求,促使世界各地都在改變作物的栽培方式和銷售模式。中國人的平均飲食水平已經接近美國。為了滿足中國人的胃口,企業不得不頻繁飛往世界各地,為中國人尋找合適的食材,無論是培根還是香蕉。
據日本《富士產經商報》7月3日報道,即便中國人已經開始在發展中國家購買或租賃農地,在海外經營農場或牧場,但似乎仍然無法滿足中國人日漸增加的胃口。而與此同時,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人口都在顯著增加,這些人也都需要各種食物。
中國將農業改革視為重中之重。改革包括四個領域,一是市場管理,二是農場效率的提高,三是抑制耕地減少,四是食品進口。但無論怎樣改革,食物的供求平衡都是關鍵。中國在種子、水源、機器人和數據庫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希望能够幫助農場實現可持續增產。
近十年,中國擴大國內糧食生產的主要手段收效甚微。中國必須盡早在該領域收獲一些成績。
根據聯合國的報告,過去一段時間,中國的農業用地在減少。然而,地方政府仍然繼續將土地用於能够獲得高額回報的房地產開發。
有報告指出,中國現存的農地當中約有20%已經遭到污染。中國當局應該警鐘長鳴。另外,中國的地方媒體和社交媒體上,頻頻有各種涉及食品安全的醜聞曝光,引發了國內消費者不小的恐慌。與十年前相比,中國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