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導向是智庫運行的動力機制
“治理完善、充滿活力、監管有力的智庫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是提高智庫活力、增強智庫內生動力的關鍵所在。當前,我國智庫提供的產品質量整體不高,調查研究深度不夠、研究問題分析問題容易浮在表面,一定程度上與智庫機構之間競爭不足有關,與激勵不夠動力不足有關。智庫的競爭導向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鼓勵智庫之間通過競爭方式獲得項目與經費支持。智庫機構之間的競爭機制,不僅可以激發智庫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而且有利於智庫採取差異化發展,改變趨同現象,塑造各自的特色優勢,以競爭促資源盤活,以競爭促質量提升,形成互補發展的格局。積極推行“經費跟著項目走”的項目管理制度,除了部分涉密項目和不適宜公開的項目外,採用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專家評標等競爭性購買方式,擇優選定智庫機構,建立“按需購買、以事定費、公開擇優、合同管理”的競爭性機制。同時,政府部門也應該強化信息公開,避免智庫在對決策信息的掌握上“先天不足”,避免信息不對稱而影響智庫間有序競爭,為智庫營造有利於“優秀產品”脫穎而出的思想競爭環境和充滿活力的運行生態。
第二,鼓勵支持智庫在內部建立起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相結合的激勵機制,激發智庫研究人員創新的積極性,建立智力勞動成果價值補償機制。創建適合“智力資源”創新要素有序流動和高效配置的管理機制。對研究成果質量高的項目組進行獎勵。創新人才政策激勵體系,鼓勵支持各類智庫引進高層次人才,協助提供人才服務支持工作。改進科研管理和組織方式,鼓勵人才的自由流動和團隊自由組合。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在智庫間引入競爭機制,並不意味著將智庫體系市場化,而是一種競爭性政策在智庫機構體系運行中的運用。為此,應該建立有效的智庫規範化監督機制、保障智庫獲得多元化的資金來源,盡量避免智庫迫於生存壓力而受經濟利益驅動的可能性。同時,建立智庫群體的聲譽模型,優先向信用等級高的智庫購買產品。對經費使用、知識產權等建立“黑名單”制度。努力營造有良好服務、法律保障和公平機會的智庫思想創新生態。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報;作者: 張首魁 系陝西省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主任、當代陝西研究會副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