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女士最終被轉移進液氮罐 銀豐低溫醫療中心供圖 |
中評社北京8月14日電/2017年5月10日晚,山東濟南,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低溫醫學研究中心,桂軍民和剛剛做完人體低溫保存手術的妻子展文蓮進行最後的告別。
隨後,展文蓮的身體被轉移至攝氏零下196度的液氮罐中長期保存。
兩天前,展文蓮因肺癌去世。去世前,她和家人簽署相關文件,成為第一個由國內機構實施人體低溫保存的志願者。
近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濟南採訪了當事人和這家實施手術的機構,揭秘這項此前面臨諸多爭議的人體低溫保存手術。
這是首次由中國機構進行的人體低溫保存手術。紅星新聞記者在銀豐生命科學院官網上看到,該機構在2015年由銀豐生物工程集團投資成立,致力於開展組織、器官和人體低溫保存、復甦和器官功能維持等低溫醫學領域和生命科學的研究。
新聞回顧
臨床死亡後迅速手術
持續降溫至零下190度
深藍色屋頂點綴著點點燈光,兩邊是一扇扇可以調節透光率的窗戶,太空艙一般的房屋造型。8月7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給展女士手術的場所——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低溫醫學研究中心,如同項目本身一樣,這裡充滿了一種未來感。
根據手術記錄,5月8日凌晨4時01分,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東院區舒適醫療病房中,展女士被宣布臨床死亡,結束了49歲的生命,在病房外待命了四十多個小時的臨床響應團隊迅速介入。10分鐘後,經過注射抗凝血藥物,啟動呼吸機和心肺維持設備等處理,展女士被等候在旁的救護車轉移至這裡,進行灌流和血液置換操作。
在特製的低溫手術台上,通過開放頸部和股部兩條血管通路建立體外循環,展女士的體溫被逐漸降至18度,隨後血液逐漸被不同濃度梯度和成分的冷凍保護劑替代。主刀醫生阿倫。德雷克(Aaron Drake)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使用冷凍保護劑替換掉血液是因為血液中含有的大量水分在冷凍時會產生冰晶,破壞組織形態;而在不同溫度選擇不同成分的冷凍保護劑,則是為了降低在降溫過程中冷凍保護劑可能產生的滲透壓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