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從內政的角度看,安倍政府對外政策上的各種小動作同時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將國際社會的視線引向中國“威脅”,而對內加快修憲步伐,盡可能的在任期內實現“歷史性”突破。這主要是由於,雖然從日本政壇格局上看,能夠直接平衡自民黨影響的左翼政黨式微。但是,放眼於日本國內政治生態,單就“修憲”問題,反對力量仍然普遍存在。這些力量並不是反對哪一個政黨執政,而是反對突破和平憲法框架,恢復戰爭權利,讓日本重蹈歷史覆轍,給日本國家帶來實質性災難。日本右翼的險惡用心在於,將國家是否擁有戰爭權,與國家是否“正常”劃等號。通過不斷地擴大宣傳,妄圖對國民和國際社會瘋狂洗腦,把正常國家作為複活軍國主義的擋箭牌。從目前的效果看,日本右翼的這一邏輯雖然並沒有完全迷惑日本社會,但對於右翼勢力來講,起到了凝聚自民黨黨內“共識”的作用,即相比於左翼各政黨,日本自民黨有一個貫穿始終,且能夠“拿得出手”吸引右翼選民的核心議題。而這恰恰是左翼政黨所缺乏的。在對外政策上,所謂追求“正常國家”的目標,也能夠博得國際社會中一部分國家的同情與諒解。
綜上,當前的局勢發展以及中日兩國各自國力的消長,已經宣告了19世紀末期形成的東亞區域國際關係逐步發生逆轉。因此,不得不令人警惕的是,一旦日本國內圍繞憲法的系列議題破局,那麼就意味著,東亞地緣政治關係的不穩定因素必然大幅增加。再加上美國對亞太地區的戰略調整與日本自身的戰略訴求有著極強的聯動關係,乃至部分重叠。這裡就必然涉及到日本將長期搭乘美國的戰車,背靠美國來展開周邊外交。故而,從日本自身來說,不論中日關係今後如何發展,在由甲午戰爭造成的東亞兩強並立格局沒有發生“決定性”變化的前提下,日本不會袖手旁觀,坐視中國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