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中國經驗
聯合國《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報告》顯示,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中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這個成就足以載入人類社會發展史册,並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了中國經驗。
黨的領導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是脫貧攻堅取得輝煌成就的根本保證。在脫貧攻堅中,我們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集中各方面資源,動員全黨全社會投身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在黨中央的要求部署下,脫貧攻堅工作成為各級黨委和政府的“一把手工程”,特別是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都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得到了充分體現,也再次印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堅持改革開放,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脫貧攻堅不斷推進的基礎條件。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辦法。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築牢脫貧攻堅、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但仍保持中高速增長。這為我國扶貧開發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為大規模減貧提供了可能。我們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科學確定發展規劃和幫扶項目,繼續引導貧困地區廣大幹部群眾拓寬發展思路、增強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夯實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物質基礎。
堅持政府主導,科學制定規劃,積極穩妥推進。國家先後實施“三西”農業建設計劃、《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1994—2000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有力指導和促進了大規模減貧。2015年,中央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作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2016年,國家制定“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每次出台這樣的規劃或計劃,都推動了扶貧開發標準的提高、扶貧開發內容的拓展、扶貧開發方式的創新,進而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與扶貧開發工作同步推進。
堅持開發式扶貧,不斷調整完善幫扶方式,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不動搖,動員和引導貧困群眾將自己苦幹巧幹與黨委、政府幫扶相結合,充分開發當地資源,逐步形成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最終實現脫貧。隨著貧困人口分布、貧困成因、貧困特征等情況的變化,黨和政府不斷調整完善扶貧策略和幫扶方式,由過去主要依靠政策帶動、“大水漫灌”式扶貧向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精准滴灌”式扶貧轉變。同時,高度重視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通過宣傳教育、典型引路等方法,克服“等、靠、要”思想,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教育和引導貧困群眾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脫貧致富。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