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著鬧著不進校門
文章開頭的那位小男生屬於第一種。不肯進校的一年級新生,幾乎每所學校都有,少的一兩個,多的四五個。
一位公辦小學的校長透露:“每年都有哭著不讓媽媽走、不肯進校的孩子,今年我碰到兩個,一個女生一個男生。”
小姑娘儘管每天到校門口都會大哭一場,但在送她上學的外婆離開後,她就能平複情緒到教室上課。“今天早上,我看到她又在校門口流眼淚,不放外婆走,我就上前幫她分析,‘你要老這樣,以後外婆不敢送了。’她想想有點道理,不哭了,然後被一個熱情的同學拉走了。”
男生的情況麻煩點。起初幾天,一直哭喊著要媽媽,媽媽只能陪著讀書,就坐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連廁所都不敢上。後來學校把男生父母約來商議,決定採用“嚴酷”手段,不准媽媽送,告訴孩子,再哭就把媽媽趕出家門,但如果表現好的話,媽媽每天放學都會準時來接。沒想到,現在真的治愈了。
“其實歸根到底,是父母沒有提早給孩子做好上學的心理準備,種種不適應的表現就會在開學時爆發,後果可能超出家長的想象。孩子的適應能力不同,適應期有長有短。”校長說。
●上課明顯情緒低落
有一些孩子倒是乖乖地進了校門,可是新問題來了。
一位民辦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告訴記者:“有個孩子每天進校時都好好的,可一坐進教室就明顯情緒低落,經常哭。今天好不容易勸好了,明天又這樣,已經兩個星期了。”班主任和副班主任都很頭痛。
她們找來家長了解情況,得出的結論是:孩子讀幼兒園時各項表現都很不錯,在班裡簡直是眾星拱月。可是一上小學,優秀的小夥伴很多,孩子發現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別人好,比如,跳繩沒人家多,口算沒人家快等,就有了心理落差。如果老師當天能刻意關照,多誇幾句,孩子的情緒會穩定些,不然就會爆發。
“可班裡這麼多孩子,我們不可能只誇一個人,那不是厚此薄彼了嗎?”班主任覺得,當務之急是要讓孩子明白,讀幼兒園和小學是完全兩回事,調整心態,家長也應該給孩子適當減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