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主要大國誰也經受不起彼此大規模現代戰爭帶來的災難性的創傷,那將不僅造成無數人的傷亡,而且會使整個國家倒退幾十年,甚至殃及整個國際社會。
中國比任何時候都接近崛起,而越是這時候我們也要愈加清楚的認識到前進道路上的風險、阻力。風險往往與機遇並存。我國崛起亟需進一步開放、加大改革、解放思想。亟需文化的崛起。不徹底改善我國內外環境因素,解決各主要問題,我國崛起將很難,在可預見的將來一段時期,避免了衝突、戰爭,也只是國家某些軟硬實力發展的同時要消耗大量國力排斥阻力,很多方面可能是停滯不前,國家更是很難真正崛起。在當今的我國崛起不僅需要智慧還需要魄力和勇氣。
回顧500年的歷史,沒有過大國和平崛起的先例,我國崛起是個艱巨的挑戰。西方很多國家在非和平崛起的同時我國遭到了蹂躪。
在目前我國和平崛起的過程中以美國為首的的西方應為了建設一個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積極配合或起碼起建設性的作用,而不是相反,遏制、圍堵。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應看到:“和”、“合”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我國沒有對外霸權擴張的歷史,即使在最繁華昌盛的時期,中國也是與其他國家和平共處,要說其夢想,起主導作用的儒家思想倡導和平建立“大同世界”, 而非利用武力對外擴張。
發展起來的中國向世界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公共產品,在諸如:朝鮮核危機、中東和平進程、國際維和、反恐、氣候變化等等方面做了大量貢獻。我們提出互利共贏的發展戰略,使我們發展的同時與其他相關國家一起發展,“也讓別人搭我們的車”,多年作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大大帶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們提出的一系列發展戰略更是與世界互利共贏的。我國正成為“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
中國和平崛起是必然 ,這樣美國等國家與我繼續互疑、摩擦不斷甚至對抗;進行“涼戰”或新“冷戰”;對我遏制、圍堵、搞“顔色革命”,不僅消耗不必要的太多外交資源、實力,減緩雙方的發展程度,以至於發生衝突,甚至會出現大規模戰爭(戰爭往往發生在理智之中)……而包容、合作、不斷化解分歧,相向而行則互利共贏 ,一加一大於二。期待只是願望而已,我們能夠真正把握的是改變我們自己。“打鐵還需自身硬 ”,我國欲要真正崛起,實現“中國夢”,重溫輝煌歷史,應在“善治”下,更進一步充分發揮人民的聰明才智,“萬眾創新”;剔除糟泊,發揚文化、文明積極進步精髓的同時,學習世界上的先進思想、經驗,不斷改革完善,不斷提高人民的福祉……同時向世界提供更多與自己能力相適應的公共產品,給世界做出更多貢獻。
中國的和平崛起,在本質上應該是中華文明的崛起。 當今,西方文明話語主導世界。我國經濟因為全球化而變得相當開放,而文化基本上還處於閉關鎖國的狀態。在經濟軍事逐漸發展壯大的同時並沒有文化崛起。這樣必然對經濟甚至政治產生嚴重的制約。從國內來講,沒有新思想的產生,就不會有制度上的創新。也不能更好的重建社會道德體系,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最終必然導致封閉,甚至長遠看可能走向衰落。從外部來講,沒有新思想的產生,就不能提供有吸引力甚或可供選擇的的文化和價值觀。只是經濟上的崛起和軍事上的壯大,就會被視為是“霸道”和“威脅”,也不會向外界真正“講好中國故事”。
現在的我國崛起,是改革、奮起、超脫,同時是中華文明的再次崛起。中國先秦時期“百家爭鳴”的輝煌局面,創造了無比豐富的哲學思想,對我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對人類文明的寶庫做出了舉世公認的貢獻。“和”的關鍵是承認不同,而又能相容,兼容並蓄,通過吸收而豐富自己。
我國歷史上至少有過三次崛起,第一次崛起是從秦朝統一中國到漢朝,這時其最為突出的就是經濟和文化。
第二次是唐朝時期,唐朝的影響力傳播到了日本和東亞其它地區,維持了近300年,唐朝的強大和其外在影響得益於不僅文化上開放,政治上也開放,唐文化以漢族文化為主體,漢族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至唐朝初期已達到近成熟的階段。成熟階段的文化有保持自己特性的信心和吸收消化他類文化內容的能力,因而有容納異己的胸懷。伊斯蘭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等異域宗教才能一步一步進入中國。,特別是早已在中國流傳的印度佛教,滲透到唐朝社會的方方面面,對哲學、文學、語言學、建築、藝術等均產生了巨大影響。漢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和為貴”,這樣就具有了有相當大的包容性,這也是唐文化具有開放性的一個內在原因。佛教文化也是唐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唐文化具有開放性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響。當時與唐交往的國家有130多個。唐代開放兼容並包,不同文化的影響、交融使國力強盛、文明發達;使唐人不拘於傳統,眼界開闊,熱烈蓬勃,人們充滿自信。唐在當時國際上有很高的聲望,是世界各國經濟文化交往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