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 發展核能面臨什麼機遇與挑戰?
世界核能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並存,緊密聯繫,甚至可以相互轉化。
首先,全球經濟和能源需求的增長態勢將會維持,亞洲將成為全球能源需求增長中心,有助於核電需求的穩定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預測,2030年,全球能源消費將增長50%,發達國家電力消費將翻番,發展中國家的電力消費更將增長兩倍。
其次,關於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的簽署,為世界核能的持續發展創造了歷史性契機。為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世界各國必須充分使用各種低碳能源,最為有效的途徑是擴大核能的使用。核能既顯著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又有效緩解世界數以百萬計人口所面臨的能源貧困問題。
第三,在安全性、經濟性顯著提升的基礎上,核能發電的成本和效率優勢相對於可再生能源發電更為凸顯。事實上,從單位發電量的事故死亡人數看,核電造成的死亡人數遠低於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水電生產因空氣污染與事故所產生的損失水平。而且,核電是具有成本競爭力的低碳電源。在不考慮間歇性、電網改造等額外成本的情況下,風電和光伏的單位發電成本仍比核電高22%—40%。另外,相比較於間歇性的可再生能源,核能還具有高效和穩定供應的優點。
當然,世界核能發展也面臨著一系列經濟、安全和環境方面的挑戰,如資金來源、鈾資源可獲得性、核廢料處理、核技術安全性、公眾接受度、核設施和人員的老化、核不擴散、頁岩氣競爭等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資金投入大,投資周期長。核電項目技術高度複雜,對地質、水文、氣候、周邊人居環境等有非常嚴格的安全要求,資金投入量巨大,建設周期長,一般需要5—10年時間,投資成本回收期長。
二是公眾的接受程度制約著核電的發展空間。公眾對於發展核電的憂慮主要體現在核事故、核擴散、核電站高昂的建設成本、核恐怖主義和核廢料的處置等方面。日本福島核事故,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一波反核高潮。美國尤卡山核廢物處置庫因公眾反對未能按計劃建設,瑞典和德國因公眾的抗議而被迫實行棄核政策。
三是核能擴張和核原料消費量上升加大了核擴散與核恐怖主義的風險。核擴散的風險仍然存在,特別是在政局動蕩和社會衝突頻發的中東和非洲國家。當前,恐怖主義、宗教極端勢力的活躍成為制約核電工業穩定發展的重要消極因素。
最後,美國頁岩氣革命和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下降對核能發電形成衝擊。頁岩氣革命導致美國天然氣產量快速擴張,天然氣價格下跌了50%,天然氣發電的成本大幅下降。同時,美國政府給予核電的補貼很少,而提供給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補貼較多。頁岩氣革命和財政政策的衝擊,導致威斯康星州的基瓦尼核電站和佛蒙特州的揚基核電站因運營虧損而關閉。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