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日電/網評:月餅“低價風”引發的“蝴蝶效應”
來源:東方網 作者:孫維國
中秋節吃月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據記者了解,今年的月餅仍然主打“親民牌”,禮盒裝月餅價位多在幾十元至四百元不等。記者發現,今年月餅的口味更加多樣,黑鬆露培根餡、流心奶黃餡、流蘇榴蓮餡等等,可謂是新意十足,不過傳統口味仍是主流。散稱月餅依然是銷售市場中的“主角”,消費者明顯青睞物美價廉的散裝月餅。(9月28日《蘭州日報》)
在貫徹八項規定精神和反四風的強大壓力下,以往那些公開明碼標價銷售的“天價月餅”漸漸遠離人們的視線,而以散裝為主的低價月餅的逐步回歸傳統很受群眾的歡迎。月餅本是大眾食品,可是,曾經一段時期,月餅“穿金戴銀”,價格扶搖直上九萬里,各種高價月餅為了高價,無所不用其極。不但讓月餅脫離了大眾食品的原意,而且嚴重污染了社會風氣,更助漲了攀比消費。
一個人消費習慣的養成,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個人因素,二是社會因素。而且,社會因素會對個人因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個體不可能脫離社會大環境,在許多時候,個體之力難以改變社會大環境,所以,社會大環境會讓個體自覺、或不自覺間改變行為習慣。具體到消費習慣的養成,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更是如此。
當市場上到處都是豪華包裝的高價月餅,人們除非不購買月餅,否則,就要花高價購買月餅。在這樣的高價消費環境中,節儉消費的社會氛圍已經不複存在,引導民眾節儉消費的社會氛圍也隨之失去。這就倒逼民眾高消費,也無形中助漲了攀比消費。民眾的消費行為和習慣,都會受到影響,久而久之,民眾節儉消費的習慣就無法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