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6日電/轉型升級的現實需求
武漢宣布,要為大學畢業生制定最低年薪制,並保障其以低於市場價20%買到房;成都發布“蓉漂計劃”,推行先落戶後就業制度;長沙發布“人才新政22條”,宣布畢業生買房不限購;西安五年投入38億元,引才育才100萬人……今年暑期以來,十幾個省會和重點城市密集放出攬才“大招”,出台了各種針對大學畢業生的優厚引才政策。新一輪人才爭奪戰進入白熱化。
不難發現,與以往對院士、國家千人、國家萬人、長江學者、國家傑青等高端人才的爭奪不同,這輪“搶人大戰”的顯著特點是大家都想搶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畢業生。這輪“搶人大戰”,也暢快改寫了以往常年上演的“用工荒”與“就業難”並存的尷尬局面。仿佛一夜之間,大學生就從“就業難”變成了“香餑餑”。這場新型人才爭奪戰的背後,折射了哪些社會變化?
“多個城市開啟搶大學畢業生的‘搶人大戰’,這其實直接體現了城市經濟轉型升級的現實需求,標誌著城市步入高維競爭階段,已經超越單純的技術、資源和市場競爭,日益演變為人才資源競爭。”武漢工程大學人才資源開發研究所所長桂昭明這樣認為。
“在快速崛起的中國,過去‘用工荒’與‘就業難’並存,折射了我們發展方式的簡單粗放,在資源密集、勞動力密集的階段,的確不需要太多大學畢業生。”中國人事科學院原院長吳江指出,“對大學生的需求,說明了我們的經濟轉型升級初見成效,‘中國製造’開始向‘中國智造’轉變,對勞動者的素質自然要有更高要求,也預示著中國已開始從‘人口紅利’要效益,轉向從‘人才紅利’要效益,高學歷、高收入、高技術等將成為就業市場的主流趨勢。”
教育改革的成果顯現
“大學生是優質的勞動力資源,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大學生‘就業難’是不正常的。”吳江說,“這說明了發展的質量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