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6日電/五年來,這些精品清晰標注著上海影視創作的新高峰:電影《我是醫生》《西藏天空》、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彭德懷元帥》《焦裕祿》《陳雲》——它們在最近兩屆“五個一工程”獎評選中金榜題名。
五年來,這些佳作為上海出品贏得了高光時刻:《村戲》《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電視劇《焦裕祿》《心術》《誓言今生》《懸崖》《孤軍英雄》等八部精品榮獲飛天獎;《小別離》《女不強大天不容》《大好時光》等現實主義力作廣受觀眾好評。
文藝作品並非快消品,影視創作也非一個人的孤獨長跑。五年來,當一部部上海出品的影視劇屢屢收獲良好的社會效益,我們有必要去探尋——是什麼樣的機制沃土培育出了一樹繁花。
每年兩期的重點選題推薦,為精品的發端提供“指南”
連日來,兩則公告在不少影視從業者的“朋友圈”里刷了屏———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和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發布的2017年度《上海文藝創作重點選題推薦》和《促進上海電影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上海市委宣傳部對優秀影視作品創作的資助規模大、力度強、號脈准”,這是上海影視從業人員感受最深的。有專家指出:“電影電視是最貼近大眾生活的文藝樣式,分別對它們進行資助,足見上海要打造影視精品的決心。”
打造精品,起點從來不是錢,而是方向。
人們從兩份公告里都看到了“愛國主義”“現實主義”等關鍵詞,業內專家認為,“這等於是為創作引領了導向”。尤其是上海市委宣傳部每年發布兩次的《上海文藝創作重點選題推薦》,被業界視為“真正的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