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鬥爭性”政黨政治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7-12-13 00:19:32


 
  台灣地區政黨政治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圖1:台灣民眾政黨偏好分佈(1992-2017.06)
  圖2:台灣民眾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1992-2017.06)
  圖3:台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佈(1994-2017.06)

  目前,台灣政壇“政黨輪替”已呈現出常態化趨勢,其兩黨制格局與穩定的趨同性兩黨制不同的是,台灣的兩黨政治體現為對立性的兩黨制,輪流執政伴隨著激烈的衝突。國民黨和民進黨堅持意識形態的強度不同,民進黨有著較重的意識形態色彩,將“台獨”理念和政策作為價值訴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在政治動員中更強調對抗性。⑧這種對抗性的政黨政治對兩岸關係有著重要影響。具體而言,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台灣民眾的政黨偏好對兩岸關係的影響。2016年民進黨上台執政是台灣“政黨輪替”常態化的重要標誌,如前所述,在選舉政治的大環境下,台灣民眾用選票選擇自己喜好的政黨成為執政黨。根據表1至表3的資料顯示,民進黨在2014年台灣主要政黨參與縣市長選舉、2016年台灣領導人選舉和立法機構選舉中均佔據優勢,這一現象表明台灣民眾在這一階段更青睞於民進黨。而民進黨的執政理念眾所周知,充分體現在其上台執政一年多來的政治實踐中。台灣民眾基於政黨偏好選擇了民進黨,而這一選擇卻激化了兩岸關係,兩岸多年來和平發展取得的果實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另一方面,柯文哲以“超越藍綠”的主張勝選,顯示了台灣民眾對藍綠政黨惡鬥的厭惡。⑨從圖1台灣民眾政黨偏好分佈圖中,我們亦可以發現,除國民黨、民進黨兩大政黨之外,台灣民眾在“鬥爭性”的政黨政治中更趨向於選擇“中立無反應”,而一些諸如“時代力量”等新勢力的出現,為台灣政黨政治注入新鮮力量的同時,也為台灣民眾的選擇提供了一個新的選項。由此,台灣民眾的政黨偏好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有弊,但亦有利,在今後的對台工作中,我們可以採取措施爭取中間大部分“中立無反應”群體的力量,在台灣政黨政治中為促進兩岸關係的積極面向而作出理智的選擇。

  第二,台灣政黨政治對台灣民眾在台灣人/中國人認同方面的影響。觀察台灣政黨政治的社會根源,可以看出國家認同是最具爭議和分裂性的社會議題,其核心是持續推動漸進或激進“台獨”、排除統一選項,還是維持現狀並保留兩岸未來統一選項的問題。⑩誠如此言,國民黨和民進黨在意識形態方面存在嚴重衝突,尤其是在國家民族認同問題上缺乏基本的共識,這對台灣民眾在台灣人/中國人認同問題上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台灣地區“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統計資料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趨勢:台灣民眾關於“我是台灣人”的認同趨勢整體呈上升趨勢,並在近幾年的統計中均超過半數;台灣民眾關於“台灣人和中國人”二者都認同的比例並不樂觀,以2007年為分界點呈明顯的下降趨勢;而台灣民眾關於“我是中國人”的認同趨勢更是“可悲”,明顯的下降趨勢且在2008年之後的歷年資料中均未超過5%。台灣民眾在台灣人/中國人認同上的趨勢分佈,充分體現了台灣地區政黨政治對台灣民眾在台灣人/中國人認同方面的影響,而這一結果進而影響到兩岸關係的認同和進展。

  第三,台灣政黨政治對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影響。台灣的兩黨體系是由選舉制度和社會分歧所共同形塑的,以單一席位選區、相對多數當選為主要特徵的選舉制度,有利於兩黨政治和政黨政策及選舉策略的趨同,然而,以“累積性社會分歧”為特徵的台灣社會,又容易導致趨異的政黨體系。⑪正是基於“累積性社會分歧”,國民黨和民進黨長期處於區隔與鬥爭狀態,而在每一次選戰中,兩黨之間尤其是民進黨不斷以衝突的方式固化和強化兩黨之間的隔閡,宣揚其“台獨”等訴求,強調台灣的“主體性”和“本土性”,並不斷在選戰中通過各種途徑滲透進台灣民眾的思想,從而左右其統“獨”立場。台灣民眾在“鬥爭性”政黨政治的影響下,做出非理智的統“獨”立場選擇,而這種選擇結果被意圖不軌的政黨充分利用,為其推行自己的政黨政策披上“民意”的幌子。如圖3所示,台灣民眾的統“獨”立場趨勢,在政黨政治的影響下,關於“維持現狀”、“偏向統一”、“無反應”和“偏向獨立”的趨勢都並非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其未來趨勢亦不容易預測。由此可見,台灣政黨政治對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影響之深。

  結語

  政黨政治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說是一個不斷試誤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政治競爭所帶來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都會引發社會對政治制度本身及其背後政治文化的思考,並轉而成為一種新的訴求推動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嬗變。⑫台灣“鬥爭性”的政黨政治推動著台灣地區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嬗變的同時,也推動著不同政黨在台灣執政時兩岸關係向著不同的方向演進。而這種政黨政治又是“台獨”勢力裹挾民意、劫持民主的結果,這種包含民進黨“台獨”勢力,並以其為一方主角的政黨政治,必然給台灣各項建設和作為台灣生存發展基礎的兩岸關係造成極大的破壞和衝擊。⑬確實如此,回顧台灣第三次“政黨輪替”後,民進黨執政至今的政治實踐,民進黨已經在台灣實現全面執政,伴隨著其推動“台獨”方式的多樣化,“台獨”分裂分子借助多種方式推動“台獨”的可能性不斷增大。當前形勢下,台灣“鬥爭性”政黨政治為“台獨”活動提供了一定的助推力。

  參考文獻:

  ①參見周淑真:《政黨政治學》,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序言第25頁。

  ②徐鋒:《“法理台獨”與台灣政黨政治的新發展》,載《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③參見徐鋒:《“法理台獨”與台灣政黨政治的新發展》,載《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④參見楊立憲:《“柯文哲現象”探討——兼論對台灣政黨政治的影響》,載《台海研究》2015年第3期。

  ⑤參見朱艷豐、林懷藝:《台灣政黨政治中的“時代力量”》,載《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7年第1期。

  ⑥參見楊立憲:《“柯文哲現象”探討——兼論對台灣政黨政治的影響》,載《台海研究》2015年第3期。

  ⑦楊立憲:《“柯文哲現象”探討——兼論對台灣政黨政治的影響》,載《台海研究》2015年第3期。

  ⑧參見陳星:《簡論台灣政黨政治發展及其趨勢》,載《台灣研究》2010年第6期。

  ⑨趙鵬:《民進黨與“時代力量”關係的演變及大陸的應對策略》,載《統一戰線學研究》2017年第3期。

  ⑩林岡、曹軍強、姚奕:《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及其對島內政黨政治的影響》,載《台灣研究》2015年第1期。

  ⑪林岡、曹軍強、姚奕:《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及其對島內政黨政治的影響》,載《台灣研究》2015年第1期。

  ⑫陳星:《簡論台灣政黨政治發展及其趨勢》,載《台灣研究》2010年第6期。

  ⑬參見余科杰:《對台灣政黨政治的幾點認識》,載《新視野》2011年第1期。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7年11月號,總第239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