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扶貧基金會就南峪村的難題找到陳立雯之前,她正在城市嘗試從“垃圾圍城”中突圍。她面臨最大的問題在於,幾十年來,垃圾的後端處理都是混合處理模式。很多城市都採取“全量焚燒”——垃圾產生量是多少,在建的焚燒廠處理量總和就是多少。
“因為垃圾焚燒項目一旦建起來就是一個不得不喂的大口,只會要求垃圾增量,垃圾分類則是垃圾減量的過程,所以兩者勢必要發生衝突。”
在她走訪過大大小小的垃圾焚燒廠裡,門口無一例外都有地秤。政府按照重量給焚燒廠補貼,垃圾越多,收入越高。垃圾分類是“減量”的過程,占到總垃圾量一半以上的廚餘垃圾被分出去,也就等於給焚燒廠的收入打了折扣。於是,陳立雯想在還沒有立起垃圾焚燒煙囪的農村,給垃圾分類尋找空間。
曾經在法庭上拍桌子的手,現在伸進每家每戶大大小小的垃圾桶,從剩飯剩菜裡把零星的塑料揀出來。將垃圾“幹濕分離”,起碼能減少50%的垃圾。
陳立雯已經準備好可能和原來的清運公司產生矛盾,令她意外的是,清運公司聽說她在做垃圾分類,專門把負責垃圾處理的政府領導也一起請了過來,考慮推廣垃圾分類。
與城市裡常見的按處理量付費不同,這家清運公司按照面積承包全村的垃圾,垃圾越少,他們處理的壓力也就越小。
在陳立雯看來,更重要的是,在村子裡“能敲開家門”的工作是推廣垃圾分類最理想的形式。
在南峪村,有什麼事情,陳立雯都可以推開院門,走進去跟這家的村民商量,這在城市是沒法想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