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8日電/最近一段時間,有關沙特的新聞占據了媒體大量版面。被認為較保守的沙特發生的重要轉變,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事實上,轉型或調整正成為更廣泛的伊斯蘭世界的普遍現象,沙特可被視為一個縮影。
以轉變促國家身份重建
在經濟、社會、政治以及外交等領域,沙特都對外展示著它的轉型。經濟方面,王儲穆罕默德主持制訂“2030發展願景”這樣一份在伊斯蘭國家罕見的長遠發展戰略,推動經濟向多元型轉變,同時也有投巨資興建“尼尤姆”新城等具體舉措。社會政治方面,新設反腐敗總署、娛樂總署等機構,任命大批青年閣員,為開展自上而下的改革創造條件,而允許婦女開車等措施則反映出社會層面的進步。外交方面,國王四處出訪,舉辦地區峰會,同時確立以伊朗和地區內其他什葉派組織為敵的政策,確保在遜尼派國家中的盟主地位。
不僅沙特,經歷“阿拉伯之春”的伊斯蘭國家也在發生深刻變化。伊拉克和敘利亞軍事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進入收官階段,兩國都已將戰後重建提上日程,伊拉克遏制住了庫爾德自治區獨立公投事件的發酵,而在俄羅斯、伊朗、土耳其等力量參與下,政治解決敘利亞危機和開展經濟重建都已不容回避。地區大國埃及雖然國內安全狀況仍不容樂觀,但經濟已在恢復,外匯儲備回到了“阿拉伯之春”前水平。
總的來看,作為伊斯蘭世界核心的阿拉伯國家普遍都在探索自身經濟發展道路和社會政治進程。在此背景下,基督教文明的美歐國家、東亞文明的中國,對伊斯蘭文明相關國家的意義和影響也在經歷變化。
2001年“9·11”事件後,美國小布什政府先後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在伊戰後,美國提出“大中東民主倡議”,企圖用西方民主改造伊斯蘭國家。雖然幾乎所有伊斯蘭國家對此都不能接受,但美國還是一面反恐一面強迫這些國家改造,不少伊斯蘭國家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被迫按照“華盛頓共識”實行國有企業私有化,結果引發錢權交易等諸多問題。
但“阿拉伯之春”以及相關國家的慘痛經歷,已經證明西方強加的模式並不奏效。在當前美歐國家自顧不暇的情況下,它們的那套模式在伊斯蘭國家的吸引力更是大幅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