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我國第八次北極科考實現三大突破
http://www.CRNTT.com   2017-11-10 11:35:27


 

  “科考隊員可以換,但觀測指標不能斷。氣候環境並不是去一兩次、觀測三五年就能掌握其內在變化規律,往往需要長期而持續的觀測。”何劍鋒說,我國前7次北極科學考察主要圍繞重點科學問題展開,從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開始,進一步強調把服務國家需求和科學探索結合起來,建立長期持續的考察機制,來探尋關係國家戰略和人類生存命題的答案。

  加緊制定科考行業標準,是推進北極業務化科考的重要內容。何劍鋒說,“業務化就是要正規,就是要有標準。無論是今年你做,還是明年他做,都能確保得到可進行比對的數據。”比如,冰區作業方式和無冰區作業方式有很大差別,要根據基本規範制定出更加具體的細則。

  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國家是當前國際北極科考的“第一梯隊”,他們科考歷史悠久,科考船破冰能力一流,科考範圍也更廣泛。一些國外的極地科學考察船,本身就是開放的國際合作平台,會邀請很多外國科學家參與考察。通常,國外一個航次包含若干航段,每個航段有不同的科學目標和科學任務。比如,研究海冰的科學家做完海冰航段即可下船,讓研究其他學科的科學家上船。

  專家認為,這種靈活高效的科考資源配置方式,值得我國借鑒,以吸納更多優秀的國際科學家參與我國的極地科考活動,實現優勢互補。

  “國家海洋局正在組織實施雪龍探極工程,也在為北極科考創造更好的條件。”秦為稼介紹說,從第八次北極科考開始,啟動新的北極觀測監測研究模式,進行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從初期的零散認知性研究階段向大範圍系統性立體化的觀測監測研究轉變。

  “隨著國家北極觀測網的建成,我們對北極的認識將會產生飛躍,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將有更多的科技支撐。”秦為稼說。

  (來源:新華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