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斗系統“三步走” |
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電/和以往航天活動一樣,北斗三號衛星所搭乘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也是在“五四三二一”的倒計時中點火升空的,先是噴出火焰、吼出巨響,隨後刺入蒼穹。不過,這個最讓人熟悉和震撼的畫面,卻只是整個發射的開始,並不意味著最後的成功。
只有火箭將衛星送到指定位置,也就是所謂的某個軌道,才算是完成“扶上馬送一程”的任務,否則即便飛得再高,從火箭這個環節來說也是“功虧一簣”。
也因此,就某次航天任務而言,從火箭點火,到宣布任務成功往往要等上一段時間。這個時間的長短,很大程度上和衛星所在的軌道高低有關,比如高軌道自然要飛得久一些,低軌道飛行相對要省“油”一些,快一些。如果要經過地月轉移軌道,飛向月球,自然要更久。不過那是衛星的事,火箭只需把衛星送到地月轉移軌道即可交差。
至於這一次北斗三號的發射,細心的人可能會留意到,11月5日19時45分,北斗三號所乘坐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已經點火,但直到4個多小時以後,整個任務才宣布成功,那時已經接近11月6日凌晨零時。通過公開報道,大家會發現,北斗三號首發的兩顆衛星是地球中圓軌道,這並非圍繞地球的最高軌道,卻為何如此“耗時”?
原因在火箭身上。
事實上,這一次,北斗三號衛星乘坐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的時間只有半個小時左右,剩下的時間,則都交給了一個名為“遠征一號”的上面級,後者接力,經過3個多小時的奔波,將北斗三號衛星送入目標軌道,才得以完成發射任務。
有的人對“上面級”並不陌生,它和火箭一樣,也是一種運載工具,簡單說即是在原有三子級火箭上面,增加相對獨立的一級,形成“四級火箭”。其功能類似於機場的“擺渡車”,後者將乘客送往不同目的地,上面級則先後將不同的衛星直接送到工作軌道。
也因此,上面級又被稱為“太空擺渡車”。當然,它執行的往往是中高軌航天器發射任務。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研製的遠征一號上面級於2015年3月31日成功首飛。這一次,是遠征一號上面級第4次執行發射飛行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