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中國地圖,西部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一眼可見——廣西北部灣。由於基礎設施薄弱、港口集疏運能力不強、航線稀少等原因,西部出海大通道一直通而不暢。東向通道,走長江水路或陸路到上海、連雲港等地出海,成為西部地區貨物外運的主通道。
隨著近年來中國經濟加快發展和內外貿易的增長,物流格局正面臨嚴峻挑戰。一方面,與更直接的南向通道相比,東向通道運輸路程遙遠,物流時間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長江航運也面臨物流通過能力日趨飽和、季節性因素制約等諸多瓶頸。
2015年11月,中國和新加坡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正式啟動,其重要目標之一即為降低西部地區物流成本、促進國際間投資貿易增長,南向通道應運而生。
根據規劃,南向通道以重慶為運營中心,以廣西、貴州、甘肅為關鍵節點,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由重慶向南經貴州、廣西通達新加坡等東盟國家。
在中新兩國以及沿線省區市的共同推動下,南向通道建設加快推進。
今年5月,滿載21個集裝箱貨物的測試班列從重慶出發,48小時後抵達廣西欽州港,再通過海運抵達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沿線國家,成功實施南向鐵海聯運通道的首次測試運行;
8月31日,渝桂黔隴四省區市在重慶簽署了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協議和關檢合作備忘錄;
9月25日,南向通道鐵海聯運常態化班列首發,每周五雙向固定發運。
截至11月9日,南向通道已經累計發行測試班列9班、常態班列11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