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5年倡導獨立自主的黎巴嫩總理拉菲克•哈裡裡遇刺身亡之後,黎巴嫩國內政局出現了“兩極分化”,一方是以遜尼派為主,聯合其他政黨組成的“三月十四日”運動,反對敘利亞對黎巴嫩的介入和干涉;另一派則是以什葉派的真主黨為主,聯合其他一些政治黨派和力量,組建了“三月八日”運動,強調與敘利亞的“友好關係”。大體上,“三月八日”運動與伊朗和敘利亞關係密切,而“三月十四日”運動則與沙特和海灣阿拉伯國家關係密切。需要指出的是,“三月十四日”和“三月八日”運動內部,各自並非“鐵板一塊”,一些政治力量往往會根據各自的政治利益而更換陣營。
儘管在2011年之後,敘利亞由於國內政治亂局的干擾,對於黎巴嫩的影響有所減弱,但是黎巴嫩真主黨仍然是黎巴嫩至關重要的政治力量。一方面真主黨所領導的“三月八日”運動,與“三月十四日”運動在黎巴嫩議會中的席位相差無幾。因此無論是現在的總統奧恩,剛剛辭職的總理哈裡裡,或者是內閣中各個部長名額的分配,離開了真主黨的“點頭”都無法實現。另一方面,真主黨有自己的武裝,在黎巴嫩南部地區有自己實際控制地區,黎巴嫩中央政府事實上無法管控。
當哈裡裡在2016年底成為黎巴嫩總理之後,其主要的支持者沙特對於哈裡裡曾經有著很高的期望,希望其能夠幫助沙特約束真主黨在敘利亞地區的“參戰”,並且幫助制約伊朗在黎巴嫩境內的擴張。儘管有消息傳出,薩阿德•哈裡裡之後,沙特希望扶持哈裡裡其他兄弟,如富商法赫德•哈裡裡來接替薩阿德在黎巴嫩國內的政治職務,並且支持法赫德競爭下一任黎巴嫩總理職務,期待法赫德或者其他“候選人”能夠強力壓制黎巴嫩真主黨在黎巴嫩和大敘利亞地區的影響力。但是事實上,無論是哈裡裡或者是黎巴嫩任何政治領導人,都無力完成此任務。與此同時,沙特孱弱的軍事實力,決定了其只能夠通過“金元外交”的方式,以“軟實力”為媒介來向黎巴嫩施加壓力,而這種方式無法制衡伊朗和真主黨事實上的“硬實力”。因此哈裡裡也就成為了沙特——伊朗對峙下,最容易“被犧牲掉”的政治人物。(來源: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