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分權即話語權的分權,聚合併擴大了人們的不滿情緒,分享並真實化了任何符合自身訴求的信息,進而也就為同在社交媒體上進行極端動員的政治人物創造了空間。換言之,“後真相時代”意味著美國政治正在經歷被社交媒體分權、又被再度集權的嬗變過程。在這個意義上,雖然並不具備多數支持甚至代表極端化立場,但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實現了對基本盤選民的穩固控制,這是一種政治體制之外的權力聚攬。諷刺的是,與美國傳統民意表達方式的失靈相比,社交媒體的表達最終只會產生更為極端化且強勢的政治人物,並非訴求的真實解決之道。
普遍不滿、碎片極化、“後真相”,這些關鍵詞完全可以成為解釋當前美國政治亂象的方法論。做個示範,比如,如今多位政治人物性騷擾醜聞得以攪動當前美國政壇,展現了普通民眾對美國政治人物面對國家困境時的毫無作為,引申出民意對政治精英將公權力異化的極大憤怒;體現了極化碎片化下政治人物之間利用民眾關注的醜聞來徹底在人格上詆毀對手的低劣做法;而這種憤怒和詆毀在社交媒體的“後真相”時代中顯然被幾何倍數地擴散、渲染。
最近,三位資深的美國政治學者及政治觀察家合著了一本題為《特朗普之後的國家:給那些迷惑者、不再抱有幻想者、徹底失望者以及還未被驅逐者的指南》的書,呼籲2017年的美國開始反思,並以特朗普的執政作為契機,深度思考該如何徹底改造經濟體制、身份認同、社會結構以及政治模式。顯然,美國政治層面的困境,不是因2016年大選而生,也不會因特朗普執政而終。開始對當前美國困境的反思固然必要,但要抓住實現上述美好規劃的最後機會,又談何容易。(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