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5日電/日本《軍事研究》刊發了日本著名軍事專家文穀數重所著的《自衛隊奪島作戰死穴》一文,現摘編如下:
日本陸上自衛隊的兩棲作戰旅團(即以陸上自衛隊為核心組建“陸自海戰隊”)一直在緊鑼密鼓地編練過程中,預計在2018年成軍。這支部隊以“島嶼奪還”為作戰目標,擁有3000人的規模(轄3個聯隊),裝備52輛美制兩棲戰鬥車。但是自衛隊真的擁有設想中的兩棲作戰能力嗎?回答是相當困難。
眾所周知,部隊在登陸過程中十分脆弱,要攻占敵人嚴守的海岸,必須具備相應的火力。其中,艦炮射擊是登陸戰傳統的火力支援手段,在這方面,擁有強大的海上力量的日本雖具備基本能力,但能夠有效投入作戰的艦艇和炮彈數量仍顯不足。一旦敵軍抓住機會反攻,登陸戰將以失敗告終。
支援艦艇數量不足
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的水面艦艇數量本來就捉襟見肘,其中大部分是驅逐艦,僅不足半數艦艇搭載了火力較強的127毫米口徑艦炮,且加上即將服役的“朝日”號驅逐艦也不過18艘。如果算上尚在建造中、未下水的艦艇,也只有21艘。還有部分艦艇只裝備了76.2毫米口徑的艦炮,無論火力還是射程都無法滿足對地火力支援之需。要知道海上自衛隊的職能是遂行水面戰,不可能將全部戰力用於支援登陸作戰。雖然“14中期防”提出要“建造遂行水面作戰的小型戰鬥艦”,但後者目前情況如何、是否裝備了大口徑艦炮尚不得而知。
另一方面,即使是投入登陸戰的艦艇,也無法集中精力實施火力支援。如前所述,日本海自理論上雖有18艘艦艇可供戰時出動,但不可能專職實施登陸支援行動。由於裝備大口徑艦炮的艦艇無一不是高性能的尖端艦艇,特別是裝備“宙斯盾”系統的金剛級和愛宕級防空驅逐艦的首要職能是防空反導,其他艦艇也須同時執行反潛行動,這就要占用大約6艘艦艇。此外還牽涉到裝備可動率的問題,在18艘艦艇中約有三分之一處於維護保養或投入其他方面,因此真正能夠為登陸戰實施火力支援的艦艇至多只剩6艘。
火力支援效果欠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