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2017年3月7日拍攝的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大學。新華社/美聯 |
中評社香港12月14日電/2015年秋天,研究生最後一年開始的時候,我覺得哪裡出了問題。早晨醒來,心怦怦直跳。在討論課上,我說出來的句子斷斷續續,同學的聲音特別刺耳。
美國《紐約時報》12月12日載文《中國人,在美國學習,掙扎》,文章說,這種焦慮突如其來。我當時已經離開北京的家在美國學習工作了8年。隨著時間的推移,研究生院的與世隔絕、第二種語言的閱讀重負以及距離給我跟北京親朋的關系造成的壓力都開始叠加。
我試圖弄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回憶起同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遇到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發生的時候似乎只是一些小小的低潮:錯過的課、失眠、突然缺席群體活動、充斥著陰鬱形容詞的臉書長帖。
2016年有54.45萬中國人留學海外。一份更近的報告說,僅美國就有32.9萬中國留學生。對於這些學生來說,這個機會是課外花數不清的時間准備美國標准化考試之後取得的成果,意味著從中國無情的教育體系下解放出來。
但是,這些勝利也有隱藏的危險。耶魯大學研究人員2013年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45%的中國留學生稱出現抑鬱症狀,29%的人稱有焦慮症狀。這個數字令人震驚,因為美國大學裡一般人群的抑鬱比例和焦慮比例只有13%左右。
中國學生承認在國外生活面臨的常見挑戰,比如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但他們也提到學術壓力是導致緊張的最常見原因。盡管他們都聽說過博雅教育,但還是常常對取得好成績所需的學習強度感到驚訝。很多中國人只看重成績的思維方式并不適應強調過程分析和批判思維的教育體系。
因此,當嘔心瀝血記錄下來的一堆堆筆記形不成論文提綱,或者歷史考試的問題是有關某種假設的情況而不是他們牢記在心的資料年表時,幫助中國學生在國內取得成功的決心和毅力反而可能加深他們在國外的受挫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