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在移動支付領域的出色領跑。
近些年,中國移動支付企業無現金服務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不僅有以支付寶、微信為代表的新型移動支付企業,連銀聯這樣傳統的跨境支付機構也推出了“雲閃付”等移動支付方式,發展之快、應用之廣,令歐美國家難以企及。在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僅支付寶就接入了12萬多家海外線下商戶,支持18種外幣結算。當德國青年阿福向總統寫信“希望把支付寶帶回德國”、中國熱門移動應用在海外本地化誕生了“印度版支付寶”“菲律賓版微信支付”,渴望金融創新的俄羅斯,希望通過中國成熟的無現金支付技術與經驗,實現“彎道超車”。
海外故事才剛開始
面對“中國式支付”在俄羅斯的開疆拓土,無論是銀聯國際還是支付寶方面,相關負責人面對記者採訪時都不約而同地強調,“這只是第一步。故事剛剛開始”。
事實上,“故事”已先一步在東南亞等國家地區拉開帷幕。
在老撾,2015年11月,由銀聯、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和老撾中央銀行共同合作建設的老撾國家銀行卡支付系統項目上線,幫助老撾建起一個覆蓋全境的國家銀行卡支付系統;在泰國,繼銀聯芯片卡標準成為泰國的行業標準後,銀聯又為泰國提供銀行卡轉接系統建設標準。銀聯還成為亞洲支付聯盟(APN)跨境芯片卡標準的唯一提供商,並與7家會員機構簽署芯片卡標準授權合作協議——這意味著,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國的主流轉接網絡,都會把銀聯芯片卡標準作為受理、發卡業務的技術標準。
俄羅斯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也是連接中東歐、輻射獨聯體的關鍵地區。“中國式支付”在這裡的布局落子,不僅意味著人民幣在國際化征程中邁開重要步伐,也通過參與境外市場支付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標準體系的對接和互聯互通,實現技術、產品、服務及品牌等要素的“走出去”,提高在現代支付標準上的話語權。
“故事”的另一走向,是可能引發一場由互聯網時代金融科技創新帶來的“周邊革命”。以支付寶為例,中國消費者手機裡下載的支付寶應用,來到海外會自動切換成海外版,不僅有“錢包”功能,更提供大量“出境”服務,包括在當地的吃喝玩樂信息、景點門票購買、“附近”商戶優惠等等。正像支付寶俄羅斯地區負責人博格丹·扎羅日內所說,“我們提供的絕不只是支付工具,更希望創造一種改變生活方式的應用。”
可以預期的是,隨著跨境支付的快速發展,新一輪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勢必將急速提升。伴隨著“中國式支付”海外擴張的布局,銀行的業態、信用制度的重建、貨幣的形態、支付的安全、電商平台的打造乃至網聯支付的監管,也將迎來新的挑戰。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