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一碗年夜飯,催我回故鄉!
http://www.CRNTT.com   2018-02-16 00:25:59


  中評社北京2月16日電/網評:一碗年夜飯,催我回故鄉!

  來源:光明網 光明網評論員

  今天,有人還在路上,有人尚在遠方。
 
  中國傳統春節,它的番外篇名叫“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周期性人口遷徙”。2018年中國春運,40天,30億人次。從1億乘客到30億旅人,從綠皮火車到“復興號”高鐵,從摩托大軍到順風車出行……一整個中國,都在同一條回家的路上。
 
  不知不覺間,改革開放的40節“時光車廂”風馳電掣而過,有人看到個體出行的“囧途”悄然化為舒適的“坦途”,亦有人看到民族復興的身影在歷史的站台上鏗然揮手。
 
  年年除夕,明又除夕。
 
  月窮歲盡之日,萬家添暖之時。這一天,是一根拐杖支撐了365天的望眼欲穿;這一夜,是一壺老酒煮燙了365夜的闔家團圓。有人算了筆賬:從2月11日上午10點到12日10點,中國人一天通過銀聯網絡消費的總金額達到3880億元,交易1.25億筆,平均每秒消費1450筆,比平時增長了30%。花錢了,過年了。北上廣的地鐵車廂,可以躺著玩兒了;中西部的鄉間小路,都能車堵為患了。你看到的是身的“空城記”,看不到的是心的“雙城記”。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一碗年夜飯,是激蕩在中國人內心深處的殷殷召喚。
 
  人生大抵就是兩個命題:年少時,去遠方;年長後,歸原鄉。春節就是這麼一個神奇的日子,將散向四面八方的人,拉回那個叫做“家鄉”的原點。焚香致禮、辭舊迎新,掛燈籠、迎財神……吃罷團圓飯,分發壓歲錢。如果說春節是中國傳統民俗的典型,那麼,明日的除夕則是春節中最有儀式感的一天。閩南的圍爐、江淮的湯圓,小巷劈裡啪啦的鞭炮聲、村野叮叮咚咚的砧板聲,是生活最美的滋味、是人生最暖的回響。
 
  一碗年夜飯,催我回故鄉。就像錢鐘書先生說的:“希臘神秘哲學家早說,人生不過是家居,出門,回家。我們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和企圖,不過是靈魂的思家病。”再多元的選擇、再迭代的社會,在春節,中國人還是多會選擇聚首在家的港灣,這無非兩個原因:一是中華文明綿延千載而不曾斷裂,恰是因為傳統民俗等串聯起國人的血脈情緣;二是中國文化的價值信仰更偏重人文與人情,這種詩意就像網友說的,“日子一半是想念,一半是陪伴”。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