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25日電/在馬鞍嶺村書吧式咖啡館裡,書架和桌椅散發著木頭的香味。年輕的服務員們著裝統一,在悠揚的輕音樂裡,為客人遞上一杯咖啡或者紅茶。
新華社報道,珠山區國資公司董事長張躍軍介紹,這間山村咖啡館實際上是村集體的資產,由國資公司運營管理,是“探索鄉村振興之路的小小試驗田”。
馬鞍嶺村位於“瓷都”江西省景德鎮市區9公里外。這裡曾是景德鎮第一批通電的農村之一,瓷土礦開採高峰期有200多名采礦職工生活在這裡。
上世紀90年代,受景德鎮十大國營瓷廠倒閉影響,這裡的采礦企業關閉。靠一條坑坑窪窪泥路出山的馬鞍嶺村逐漸被外面“遺忘”。
“山多地少,村民只能外出討生活。”三寶村委會主任汪鋒說,這個本來有一百多人的自然村,走得只剩十幾個老人留守在家帶孩子。
直到2016年,一條長達9公里的新馬路連接了山裡山外,這裡開始有了變化。
許多藝術家來到這裡,把破舊民房改造成工作室、陳列館和民宿。村民發現,前些年十幾二十萬元沒人要的農房,租給藝術家當工作室一年能有五六萬收入。
在雕塑家王虎的眼裡,馬鞍嶺村最有價值之處是這裡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環境和古礦坑窑址留下的文化底蘊。這位從北京來的藝術家投入百萬元裝修從村集體租來的農房,準備在這裡長期待下去。
“這裡有山有水,蘇州園林式的建築布局很有格調,而且生活方便,村民也非常友好。”王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