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老玩法難延續 市值管理迎來“價值回歸”
http://www.CRNTT.com   2018-02-25 09:48:11


 
  向磊表示:“無論是‘PE+上市公司’的模式,還是暴力拉升股價的模式,都需要資金配合,特別是後者,沒有三五億元,很難在二級市場對股價產生實質性影響。而這些資金,大部分來源於杠杆資金,在資金面寬鬆的情況下還可以,而在目前金融去杠杆的大環境下,這種模式很難行得通。”

  上市公司趨於理性

  向磊注意到,在市值管理“價值回歸”的背景下,一方面,很多私募不再輕易接單;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變得更加理性。

  “有些上市公司前幾年市值膨脹了一倍多,但這是‘浮腫’,不是‘肌肉’。去年市值一下子跌回去,這等於‘價值回歸’,可控股股東覺得公司被低估了,於是搞了很多動作,但心思都沒放到公司經營和業績提升方面,效果自然很差。”向磊表示,這樣的經歷,促使上市公司開始更加理性地看待市值管理。

  以往很多上市公司都會收到私募機構“有沒有市值管理需求”的問候。李明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某些私募進行市值管理的方式與我們的思路完全不一樣,市值不是‘運作’出來的,而是公司價值的彰顯,否則市值怎麼上去就會怎麼下來。”

  即使面對“生存還是滅亡”的問題,很多上市公司也不再通過舍本逐末的短期手段輕易嘗試市值管理。

  “很多小市值公司所處行業的天花板很低,本身缺乏競爭力,亟須通過併購重組突破成長瓶頸。但是,由於市值小,通過發行股份收購一個像樣的標的就很容易危及控股股東的控股權,所以,它必須先把市值做大才能考慮下一步的收購,甚至有些大股東會不惜通過股權質押籌集資金,借錢給私募機構拉升公司股價。”向磊說。

  但是隨著市值管理的“價值回歸”,很多舍本逐末的短期手段效果越來越差,不少大股東甚至深陷股權質押危機,陷入惡性循環。“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經過洗禮之後,上市公司會長遠地對待市值管理問題,而不是急功近利盯著股價。”王剛說。

(來源:中國證券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