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王貴國。(中評社 高映竹攝影) |
中評社:香港的國民教育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動?
王貴國:只要看看國民教育的教材,就可以發現它不是普通年輕人喜歡的教材。教育年輕人,就像我們教育自己的孩子。用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不要整天沉迷於打機玩遊戲?家長說一千遍也不如自己帶頭不玩不看遊戲機,因為榜樣作用的效果更好。除了教育方法的問題,還有教材本身,即教材是否適合年輕人。
我建議在這些方面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做法,包括內地一些外語院校的做法:一些外語院校的教材很好,不少外國學生來了之後都願意讀讀中國的歷史、學學中國的文化。但這不是說過度強調傳統文化,不能一講中國文化,就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里的論語、道德經,年輕人覺得離他們太遠,也許人有興趣,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興趣。
中評社:那麼應該看一些什麼?
王貴國:應該加入一些新文化元素。在海學聯兩會前的諮詢會上,我們請大家提一提自己的想法,其中有一位搞藝術的朋友就提到一個有關內地的當代藝術作品的事例。一些歐美人將內地的當代作品收藏了,然後從歐美輾轉再到香港,香港的年輕人覺得這些作品非常好,趨之若鶩。像這些內地年輕人創造的藝術品為什麼要通過第三國轉到香港呢?為什麼不直接來?年輕人與年輕人之間直接接觸不是更好嗎?恐怕這些今後需要考慮的。
心理落差難免 解決問題需反思
中評社第二問:1997年,香港回歸的時候是創造經濟奇跡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如今,隨著內地經濟的飛速發展,這樣的差距越來越小,這或多或少給香港人帶來一定的心理落差,您怎麼來看這個問題?正如您剛才所說,香港社會有不少人對內地產生排斥甚至是恐懼心理,您認為,香港人應該如何來調試這樣的心態?
王貴國:有落差是事實,經濟條件上的落差導致相互關係發生了變化。在這樣的事實面前港人心理上產生落差也是難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怎麼樣解決這個現實的問題則更加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