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如何遏制互聯網經濟的侵權現象
http://www.CRNTT.com   2018-04-04 00:29:15


  中評社北京4月4日電/網評:如何遏制互聯網經濟的侵權現象 

  來源:光明網 作者:高亞洲
 
  適逢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關於消費維權的事照例變得熱絡。有媒體對各類侵權現象進行了梳理,列舉出不少常見的侵權新現象,如共享單車押金難退;“網紅店”真假難辨;二手車電商“品控”(對產品制成的質量控制)脫節等侵犯消費者權益的現象。
 
  仔細梳理新聞中的這些侵權新現象,不難發現,它們都與當下最流行的互聯網經濟有關。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崛起,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以共享單車為例,它的出現,著實改變了許多人的出行方式,解決了人們出行“最後一公里”問題。所以,互聯網經濟所帶來的利與弊,需要一分為二地去看。互聯網經濟帶來的侵權新現象,確實已經影響了人們的消費體驗,抹黑了互聯網經濟的開放與發展。
 
  面對這些侵權新現象,我們顯然不能“猶如硬幣有兩面”那樣,寬容互聯網經濟帶來的弊病。反而,當這些問題被鄭重提出時,我們應當思考如何應對這些新的消費陷阱?
 
  面對新生事物,在很多時候我們是手足無措的,但是,無論是押金難退、真假難辨,還是“品控”脫節,它所直陳的依然是實體經濟中存在的誠信缺失、假冒偽劣等老問題。因為互聯網經濟與實體經濟一樣,遵循著相同的市場交易規律,它的本質特征依然是信用經濟。
 
  同實體經濟一樣,互聯網經濟也存在市場失靈的問題,比如無序競爭、欺詐問題等。因為市場調節功能失靈,法律法規和監管的價值便進一步凸顯出來。一個基本的常識是,相關部門的有形之手要對市場無形之手的失靈進行糾偏。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