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4月1日電/台“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明天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報告並備詢,在已送到“立法院”的書面報告中,楊金龍建議,採“外需”、“內需”並重的平衡策略,啟動雙引擎,推升國內經濟。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明天邀請楊金龍就“20年來(1998年-2017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通貨膨脹率及人均GDP與新加坡、韓國及香港之比較”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詢。
中國國民黨籍“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召委曾銘宗今天上午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贊成楊金龍的觀點。曾銘宗強調,排入此案是希望民眾正視台灣經濟發展面臨的危機與挑戰,“過去已成事實,未來要怎麼辦?”政府要拿出振興經濟對策。
關於台、星、韓、港經濟表現的比較,楊金龍在書面報告中指出,全球金融危機之前,1998年-2007年,新加坡成長表現最優,其次為台灣,再來是韓國,香港成長動能則偏弱。全球金融危機後,受全球景氣趨緩影響,台灣經濟所受衝擊較大,從1998年-2007年平均經濟成長率4.99%,下降至2008年-2017年平均2.69%。
分析全球金融危機後,台灣經濟所受衝擊較大,楊金龍表示,新加坡與香港均為國際金融中心,且新加坡生技、石化、資通訊等產業發達,經濟復原較快。韓國經濟規模較大,內需市場相對較大,且因財政寬裕適時採取財政激勵措施,有助支撐經濟成長。港、星、韓的內需均為主要的成長動能,貢獻度為台灣2倍以上。
他指出,新加坡內需貢獻增加主要來自民間投資;香港來自民間消費;韓國來自民間與政府投資。台灣內需貢獻減少,主因民間消費與民間、公營事業投資成長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