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截獲2.7萬噸偽報成鐵礦石的“洋垃圾”,這是拱北海關查獲的固體廢物(3月24日攝)。 新華社發 |
中評社香港4月13日電/在簽署遏制全球變暖的巴黎協定,并在循環經濟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之後,在工業化國家毫無准備的情況下,中國稱要徹底改變塑料垃圾貿易。
據西班牙環球網站4月11日報道,根據歐盟委員會2012年公布的數據,長期高效的垃圾處理可以在2020年前為歐盟節省720億歐元(1歐元約合7.75元人民幣),為垃圾處理部門增加420億歐元的收入,并創造超過40萬個就業崗位。但盡管垃圾處理為減少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創造了機會,西方國家卻決定將這一業務外包給第三國,這是為什麼呢?又有什麼目的?
根據聯合國報告,當前的回收工廠在自動分離垃圾以供再利用方面存在困難,因此通常都是將垃圾壓縮成包裝并發送到其他國家,讓工人手工對垃圾進行分類然後在回收工廠進行處理。因此可以確定,有效的垃圾處理成本高昂是促使工業化國家將垃圾出口到其他國家的主要原因。那為什麼發展中國家要進口這些垃圾呢?
這些垃圾對於很多貧困和被社會排斥人員而言意義重大。“我們所有的生計都靠垃圾”,中國山東省一個小村莊的村民鄭敏(音)說,“有人甚至通過垃圾回收賺了大錢,成立了大公司”。事實上根據非政府組織觀察,最近幾十年,垃圾回收在發展中國家繁榮發展,并非因為它有助於環保,而是它對於沒有收入的家庭而言是一種生存方式。
中國是全球塑料垃圾的主要接收國。根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門的數據,中國在2016年進口了737萬噸塑料垃圾,主要來自美國、日本和德國。然而現在中國當局開始制止這種垃圾貿易,主要出於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國最近幾十年經濟發展迅速,已經讓大約8億人脫貧,僅在最近幾年,貧困率就明顯下降,人均收入大幅提高,中產階級人口不斷壯大,家庭消費增多,這也意味著更多垃圾的產生而不再需要進口。從2009年以來中國產生的垃圾不斷增多,在2016年達到2.03億噸。
另一方面,污染成為中國政府面對的重大問題。不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面臨污染問題,小地方,尤其是那些從事塑料垃圾處理的小地方,在空氣、水資源和土壤方面的污染數據更讓人觸目驚心。污染也是促使中國在抵抗氣候變化的全球戰鬥中改變戰略的主要原因,促使中國簽署并力推巴黎協定的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