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2日電/“在英格蘭,踢球的小孩里只有0.003%能夠最終成為職業球員,但他們100%都會成為這個社會的公民。因此我們訓練小球員時,首要的目的是將他們培養成快樂的人,讓他們快樂地踢球。”在英足總開設的中級教練員培訓班上,這句話記者曾聽過不下十次。
說這句話的人叫做查斯•凱拉,就職於英格蘭隊訓練基地聖喬治公園的他扎根青訓數十年,為英格蘭培養出了斯圖里奇等多位明星。作為英足總首位印度裔歐足聯A級教練,因為熟悉亞洲文化,查斯連續三年被選派給中國赴英學習的校園足球教練授課。
三年與中國教練員們的朝夕相處也讓查斯了解了中國足球青訓的現狀,談及對不同青訓模式的體會時,查斯表示,做青訓一定要以未來的眼光看待問題。
查斯介紹,在英格蘭,青訓教練並沒有硬性的成績要求,成功與否並不取決於當時的帶隊成績,而是球員的未來發展。一名青年隊的教練即使他的球隊拿了很多冠軍,但隊內沒有一個人能成為職業球員,那他就是不成功的。反之,即使他的球隊總是輸球,但他的球員在未來成為了新的哈里•凱恩,那這名教練也是成功的。
受益於這樣的評價體系,青訓教練員能夠更長遠地規劃小球員的成長,按照英足總制定的青訓大綱對不同年齡階段的球員進行科學合理的訓練,避免因為急於求成而“揠苗助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