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5-10年,中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經歷了快速發展,但缺乏創新力的問題沒有根本改變,在數字文化領域也是如此。”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朱方勝說,受眾定位低齡化、題材內容同質化、原創人才奇缺,加上產業市場失衡,使得文創產業在快速發展後陷入瓶頸期。而由“新文創”引發的行業運作、IP開發等新變化將為文創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萬億級市場空間待開啟
專家指出,未來,數字文化產業生態化運營將會繼續深入,除此之外,還將向著“IP+產業”全面融合、新技術廣泛應用等方向縱深推進。
一方面是從“IP為王”到“IP+產業”的全面融合。在信息消費與實體消費同步升級的大潮中,IP將進一步成為產業融合的“酵母”,與農業、製造業、服務業進一步結合,形成“IP+產業”的新模式。未來,“IP+產業”將成為產業品牌升級、文化升級的新風口。
從文創領域延伸到製造業領域,IP的內涵將大為擴展,不僅涵蓋文化形象、版權著作權等方面的內容,也將涵蓋商標品牌、技術應用、商業模式、產業生態等企業長期積累的創新成果,成為企業軟實力的代表。
另一方面是新技術應用從初步試水到全面開花。2013年,Netflix在美劇《紙牌屋》製作中運用大數據總結用戶收視習慣,並根據用戶喜好精准製作的方式在業內還是“頭一份”。而近兩年來,通過“魚腦系統”給劇集、綜藝的演員搭配方案提供數據參考,通過“子彈時間”技術呈現三維場景轉化效果,都已被阿里旗下的優酷等平台廣泛應用。新興的區塊鏈技術也正在改變著數字版權的交易和收益分配模式、用戶付費機制等基本產業規則,形成融合版權方、製作者、用戶等的全產業鏈價值共享平台。
陳少峰表示,互聯網大平台打造生態化產業鏈的趨勢會愈加明顯,這些大的平台下一步會更加看重產業升級和內容提升,從過於依賴娛樂元素,轉向更多融入文化內涵、提高藝術水準。與此同時,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基於互聯網平台的創業,給具有成長性的小企業提供空間,包括媒體、廣告、演出、體育、旅遊等,線上線下布局調整都在不斷快速推進,並與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進一步融合,會產生很多跨界融合,也會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
伴隨新特點的日趨顯現,數字文化產業也將開啟巨大的市場空間。對行業前景的看好吸引了大批的資本布局泛娛樂產業,並投入大量的資金,這不僅極大地提升了IP價值,也推動了我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