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內涵解讀與踐行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18-08-19 00:11:52


 
  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復興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與目標。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華文明是一個整體,構成兩岸融合文化主體元素,在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與實現民族復興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與作用。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優良傳統,中華文化尤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對於凝聚和團結歷代各族人民起著非常重要的紐帶和基礎作用。中華文化是海峽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堅持弘揚中華文化,揭露蔡英文當局的“文化台獨”本質,確認中華文化是台灣的主體文化,匡正錯誤的“台獨文化史觀”,才能夠逐步有效遏制“文化台獨”的蔓延與影響,避免中華文化被“台獨”分裂勢力所踐踏與辱躪。在反擊蔡式“台獨”等各種“台獨”分裂行徑中打贏這場反“台獨”分裂的“文化戰”。兩岸同胞需要通過持續不斷的、多種多樣的海峽兩岸的廣泛交流尤其是文化交流,強化台灣民眾的中華文化意識與中華民族意識,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共同保護好、維護好中華民族這一共同的精神紐帶和精神家園。

  (四)精細化落實惠及大陸台胞台企的31條政策措施

  2018年2月28日,國務院台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共31個部門,公佈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在島內引起巨大反響,政壇正反兩方面的反應都很強烈。在兩岸熱議《若 干措施》及其紅利的同時,我們發現台灣同胞亟需學習和研究大陸相關政策與制度安排的意願相當迫切。建議儘快啟動對台宣傳學等理論體系構建工程,全面系統地對大陸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等“四大自信”進行全媒體大眾化包裝與傳播;建議設立專門為台籍教師尤其是台籍高校教師帶薪培訓進修機構,滿足台籍教師乃至常駐大陸台胞熟悉大陸制度、法律、就業、創業、學習等多層面訴求;建議開設相關固定窗口和對接平台,強化對大陸台胞台企進行細緻化政策輔導和精準細緻對接服務,建立完善的“扶你上馬”、“送你一程”的台胞大陸“落地著地”發展機制;建議採用典型示範,重點區域推進的管理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技術推進路線,強化相關政策實施效果評估,建構優化糾錯協同推進機制,確保惠及大陸台胞台企31條政策措施執行不走樣。

  (五)高度重視對大陸台商中小企業的扶持與培養,要為台商頑強的拼搏精神點贊

  截至2018年5月,大陸約有中小企業4000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9%。從產業分佈來看,第一產業企業數占3%,第二產業企業數占27%,第三產業占70%。中小企業出口額占大陸出口總額的60%,就業人數占全部企業就業人數的80%左右,貢獻了大陸60%的GDP、50%的稅收。

  截至2018年5月,台灣地區約有128萬家中小企業,占台灣企業總數的95%以上,提供了75%的就業和30%的營業額。從60年代起,台灣中小企業進入了出口導向時期,並從80年代中期起,初步完成了中小企業發展的自由化、國際化和制度化,成就了台灣從上世紀60年代經濟起飛到80年躋身為新興工業化地區、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經濟奇跡,台灣地區不愧為“中小企業王國”的美譽。

  台灣中小企業在兩岸產業合作中扮演了先鋒的角色。上世紀80年代後期台資企業開始到大陸投資,一直到90年代中後期,無論是從企業數量還是投資金額來看,其主體都是中小企業。進入到21世紀後,大型台商的投資金額才開始超過中小台商。

  兩岸中小企業同為兩岸數量最多的企業主體,解決了兩岸社會的大部分就業,同樣最具活力、勇於創新,但又都同樣面臨著發展中的諸多困境。大陸中小企業多處在產業鏈末端的生產加工環節、勞動密集型特點明顯、資訊化水準較低,並且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稅負較重、經營環境有待改善。台灣中小企業雖然技術水準較大陸高,但同樣缺少品牌和核心技術,替跨國公司代工的局面依然沒有改變,並且中小企業的出口比重和解決就業能力都有下降趨勢。因而,兩岸中小企業都存在經營困境,需要進一步轉型升級促發展。 

  兩岸中小企業應充分發揮各自特質與特長,強化智庫協助與產業發展引導,緊扣大陸“十三五”產業發展主軸,依據兩岸中小企業的特點,在裝備製造、電子資訊產業、汽車零配件、服裝、食品等傳統製造業廣泛開展合作;在金融保險、現代物流、批發零售、資訊諮詢等與製造業密切的生產性服務業方面展開密切合作;在觀光旅遊業及其住宿、餐飲、運輸、文藝表演、商貿零售等生活性服務業開展合作。

  兩岸中小企業應密切關注《中國製造2025》以及“十三五”規劃中引導產業實現轉型升級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等重點任務和發展方向,尤其關注大陸老齡產業和綠色生態智慧圈產業合作與發展。老齡產業對兩岸中小企業合作適應性很強,大陸老齡產業擁有最大限度老齡產業發展有效剛性市場需求、日趨完善的重點領域的老齡產業政策、加速培育老齡產業組織、構建老齡產業融資平台、加快老齡金融創新、開發老齡用品市場、老齡服務網絡、建立國家老齡產業核心技術研發基地等相關政策體系,將孕育出巨大有效市場需求和制度供給創新。綠色生態智慧循環產業涉及智慧旅遊、綠色生態、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的規劃設計、投資引資、建設運營、政策服務等領域。兩岸中小企業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合作發展的原則,共同發展綠色生態,共建智慧循環經濟,商機無限。

  兩岸中小企業應密切關注大陸“一帶一路”倡議及其佈局和意義。以“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核心內容和主軸的“一帶一路”倡議,是迄今為止人類文明史上以陸地為中心的農耕文明和以海洋為大舞台的工業文明首次比翼雙飛。台灣中小企業應積極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佈局,藉助“一帶一路”帶來的對外開放和發展契機,輸出具有比較優勢的產能。兩岸中小企業不僅要實現產品輸出合作,更要研究如何以成套的產能即產業鏈上下游整體合作形式深入進入絲路沿線國家,參與絲路沿線國家工農業及文化產業基地建設,並嘗試與大陸縣域經濟實體發展規劃以及相關中小企業同步相對接,實現協同合作與發展,架構引進來和走出去發展新格局,活絡兩岸中小企業合作發展新空間。台胞社團和兩岸智庫應聯合起來,共同策劃“兩岸中小企業融合發展規劃導向”,共同為兩岸中小企業融入大陸、實現共同發展建言獻策。

  (六)強調使命擔當,積極引導台胞台企明晰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和“在商言商”深刻蘊意,遵循“綠叢林”法則,共同呵護好台胞台企可持續發展的商業生態和社會根基

  台商期待不談政治,在商言商。但是,台商企業主們一定要明確“在商言商”的全部蘊意,明白自身處境和肩負的責任。“在商言商”的第一個“商”強調的是企業家要專注於研究如何把自己的企業做好,並且持續地做好,這是企業家的第一要務,也是企業家最大的專業本分。第二個“商”則是商業生態,即所謂“綠叢林”。一家公司一定不是在一個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單一的商圈當中,或者是單一訴求當中就能夠成長起來的,它一定是要兼顧到國族認同與國族環境、社區環境、教育文化環境,關注到它所有的利益相關者關係,來取得協同效益的利益最大化,這樣的公司才有可能可持續發展,才有可能基業常青,這就是企業生存競爭非常重要的商業生態圈。

  詮釋“在商言商”蘊意,深度領會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中蘊含的使命與擔當,旨在解開兩岸同胞、台商領袖和企業主內心的不解與重負。“是誰動了我的乳酪,讓我無法在商言商”,是誰讓期待“在商言商”的台商企業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辛苦與困惑?!“是誰修改教科書篡改歷史,布下‘文化台獨’的天羅地網,動了我的孩子”!是“台獨”分裂勢力在一點點地撕裂著台胞後代的中華民族國族情懷,阻礙兩岸和平統一進程,企圖割裂兩岸,讓中華民族國族認同漸行漸遠!期待廣大台胞台商朋友們,明確自己肩負的使命與擔當, 兩岸同胞攜手共同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鬥。

  註釋:

  ①《習近平在會見蕭萬長一行時強調兩岸同胞要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新華網海南博鼇2013年4月8日電。

  ②《李克強談港澳台工作》,新華網北京2014年3月5日電。

  ③《習近平在福建考察》,新華社2014年11月1日電。

  ④《習近平在福建考察》,新華社2014年11月1日電。

  ⑤《習近平總書記會見宋楚瑜一行》,新華網北京2014年5月7日電。

  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淪,《人民日報》,2015年5月5日。

  ⑦《習近平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新華社 2016年 8 月 5 日 電。

  ⑧《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新 華 社 2016 年11月日 電。

  ⑨《習近平談協調:協調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標》,《人民日報》2016年3月3日。

  ⑩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光明日報,2017-03-06。

  ⑪國台辦新聞發佈會輯錄(2018-01-17)[EB/OL].(2018-01-17)[2018-02-25]。

  作者是兩岸關係理論漳州研究基地副主任、台商研究中心主任。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8月號,總第248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