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報道顯示,青島海水稻最重大的技術突破在於可用含鹽6‰的鹹水直接灌溉且產量大幅提高。表面看,用淡水稀釋海水可節約一定水資源,但有專家對其實際生產效果表示疑惑。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邢軍武認為,將珍貴的淡水摻雜進海水,會使淡水資源受到污染。在大田生產中,農民如何能準確勾兌出含量為6‰的灌溉水也是個問題。“海水稻在全育期是否灌溉了含鹽6‰的鹹水,缺乏相應的證據。”他說。
張國棟介紹,實驗階段研究品種的耐鹽性,必須有穩定的鹽度配比。由於試驗田在海邊,取水比較方便,“但這不意味著實際生產中也需要用海水和淡水混合為6‰的海水灌溉,而是直接採用鹽碱地上的半鹹水”。
凌啟鴻在文中指出,“將含鹽量3.0%~3.5%的海水稀釋為0.6%的灌溉水,淡水比例應占80%~83%,表明耐鹽水稻品種還是要用充足的淡水灌溉作栽培保證”。
記者從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獲得一份答覆材料稱,我國大部分鹽碱地分布區域淡水資源缺乏,但在地表徑流中存在很多含鹽度在0.2%~0.6%的傳統農業無法使用的邊際水,海水稻有望利用這些資源實現大規模生產。
但一位專家告訴記者,目前鹽碱地區域能利用的“邊際水”資源有多少仍不確定,因而大面積推廣和應用該技術還需進一步論證。
爭論三:誇大品種作用?
關於海水稻的名稱誇大了耐鹽育種的作用,張國棟回應說:“海水稻需要配套一系列的鹽碱地改造措施和相應的質保體系才能大規模產業化應用。”例如他們採用的“四維改良法”鹽碱地稻作改良技術,就構建了一套針對海水稻改良鹽碱地的技術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