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要與中國分道揚鑣了嗎?
http://www.CRNTT.com   2018-09-07 00:09:25


 
  三、中美分道揚鑣產生的影響

  鑒於中美兩國在世界經濟和全球事務上的重要地位,特朗普對華激烈的政策就不僅影響兩國關係,而且將改變國際格局。

  首先,對中美各自可能的影響。

  特朗普對華貿易戰來勢洶洶,而看透了特朗普外強中乾的中國則誓言奉陪到底。鑒於中美高度經貿依存關係,貿易戰一定造成兩敗俱傷,但誰也不會輕易服輸。這場貿易戰猶如當年的朝鮮戰爭,打打談談很正常,一定會對高度外向型的中國經濟造成衝擊。貿易戰對中國會在短期內感到刮骨割肉之痛,特別是中興被懲罰和被卡脖子的教訓表明,依靠造不如買,放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方針,使中國再次陷入被動。但長期看,必將讓中國重新獲得一種經濟自主權上的新生,並在未來全球經濟競爭中脫胎換骨。

  特朗普對世界發動的貿易戰不是美國霸權強大的表現,而是陷入困境的結果。美國的衰敗是結構性的,是華爾街的貪婪和既得利益集團推波助瀾造成的。無論特朗普如何折騰,都改變不了衰敗的命運,因為霸權違背世人利益。特朗普就任以來面臨的最大戰略困境是世界已發生了深刻變化,而美國地緣政治卻沒有變。特朗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是發自內心的期待,他不斷地退群、在國際事務上立場反復、不守信用等,都是為了維持美國霸權。從對中興的制裁、懲罰以及對俄羅斯和伊朗的制裁等可見美國金融勢力的強大。在美國徹底喪失打劫全世界的能力之前,週期性金融打劫還會持續,甚至不惜用力過猛傷及自身。

  推崇美國至上主義和孤立主義的特朗普實行戰略收縮似乎不可避免。特朗普在戰略收縮狀態下,勢必進行戰略恐嚇虛張聲勢,以保障撤退時依然能獲取利益。但作為言必行的總統,為何至今不履行競選諾言進行國內經濟建設?因為國內建設不僅週期漫長、杯水車薪,而且可能觸動現有利益格局。所以,繼續走對外掠奪的老路來得才快,金融薅羊毛和貿易戰都是組成部分。

  其次是對中美關係的衝擊。

  從一度盛行的建立中美G2的美方願望看,中美經濟共生關係意味著,中國對美輸出產品和購買美債,不僅延續了美國人低通脹高品質生活,而且是維繫美國霸權的外部支撐。中方向來給予美方足夠面子,為中美關係仁至義盡:10年前推出“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的4萬億措施,讓美國順利躲過危機;特朗普訪華享受到暢遊故宮優待;被朝鮮懟得下不了台時說“衹要中國在半島問題上幫忙,經貿上的事好商量”;一旦中國的利用價值已過,就在貿易問題上大打出手。不能寄望於美國內所謂溫和派對特朗普施壓;對執意要兩敗俱傷的特朗普苦口婆心勸告沒有用。更不要做東郭先生,對方稍有鬆動就放鬆警惕。

  但特朗普的貿易戰未必能占上風。在中興事件和美國撕毀兩國達成的共識之後,中國已沒有退路可走,唯有強力反擊一項選擇。第一輪較量之後特朗普就豁免一些從中國進口的美企關稅、給予農業120億美元補貼、再加上參議院悄悄降低100多種中國進口貨物關稅看,特朗普魯莽的對華貿易戰已經失敗,難有繼續打下去的本錢。他配合貿易戰的台灣牌也不起作用,美國航空企業最後一刻對中國妥協,對於一慣說一不二的美國相當不易,是中國堅定的立場發揮了作用。

  多年來我們一直以美國為師。但美國現在走的不是正道:對世界瘋狂的掠奪,國內政治被財團綁架的結果,它已從戰後秩序維護者變成了破壞者。特朗普巧妙利用了美國國內喧囂不息的中國威脅論,確立其對抗政策的正當性,進而佔據道義制高點,有預謀地建構了中國這個危險的敵人。這不僅可以凝聚其內部共識,而且可以轉移矛盾焦點,減緩來自主流民意和媒體的政治壓力。中國與特朗普交涉的最大風險,就在於其日漸清晰的圍堵中國的思路卻又不按牌理出牌的手段,從而做出得不償失的強硬和不必要的妥協。

  最後對相關國際局勢的影響。

  特朗普奉行美國優先的軍事霸權和單邊主義,與世界為敵,連歐、日、加、墨西哥這些傳統盟友都不放過,甚至分化歐盟,特別是出爾反爾的“棄約精神”,遭致世人反對。儘管美、歐、日並非鐵板一塊,但仍屬於西方內部矛盾。當前既有可能聯合一些國家共同與美國打貿易戰,還要做好它們與美妥協共同對付中國的準備。特別是美國與日歐及其它西方國家達成新的貿易協定的企圖,矛頭明顯在於孤立中國。所以,中美貿易戰看上去是一場經濟戰爭,實際卻是國際話語權和國際新管理模式較量的先聲。

  由於俄羅斯介入改變了敘利亞局勢,美俄關係癥結主要在中東。中東是美國金融霸權和金融殖民體系根基所在,失去美元石油體系的美國將會散架。美國軍事霸權的神話在敘利亞戰場已經破滅,再也不敢對其中東政策的眼中釘伊朗動武。即使自己一手扶持的伊拉克,今天也成為反美國家,表明美國的中東政策並不成功。然而,特朗普重返中東不意味著就此放過中國。看似無關的地區熱點問題,背後都有中美俄較量的影子。美國在朝核問題上的讓步也不過是無計可施後轉換一下與中國較量的戰場,企圖在台海和南海等地困著中國。

  四、對與美國“決裂”應有的思考

  特朗普對中國想要的東西太多,多到無論中國怎麼妥協都不可能滿足的地步。所以,對特朗普這種對手能硬對抗的時候決不能示緩,無原則的讓步衹會讓其得寸進尺。但正當的反擊不同於所謂挑戰美國霸權。

  首先,是對美國本質應有的判斷。

  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西方列強爭奪殖民地的結果。美蘇冷戰平衡維持了較長時期和平。冷戰結束後美國一超獨霸,通過金融和軍事手段收穫冷戰紅利,此間美國雖然經常發動戰爭,但因無足夠強大對手制衡,總體避免了世界大戰爆發。現在美國享有的霸權所剩無幾,新興國家崛起的挑戰日甚,在債務雪球越滾越大情況下不排除戰爭冒險可能性。強盜本質並未因其物質高度發達而改變,衰弱中的霸權更危險。帝國主義的貪婪本性,決定了在恫嚇威脅無效的情況下可能鋌而走險、訴諸武力。美國軍界最常見的戰爭話題是對中國的戰爭。在中美全方位競爭、多領域博弈、隨時發生衝突將會成為一種新常態,絕對不可懈怠。

  因受孔孟之道影響太深,試圖用自己的良心去感化人、取悅於人,恐怕不適用於特朗普的美國!“韜光養晦”也衹適用於不被美國視為威脅的弱小的中國。特朗普在敘利亞被普京打得狼狽相、被金正恩玩得團團轉反而稱兄道弟表明,衝突才是國際關係的常態,鬥爭才可能贏得合作。但多年來,貌似時髦、現代與普世的無條件合作共贏思維,無可非議地佔據中國輿論主流,“鬥而不破”思維束縛著手腳,對戰爭退出人類歷史舞台、和平與發展是世界主流的判斷僵化不變,甚至信以為真。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依賴”不僅不能保證和平共處,而且並非一切國家都可以“合作”與“共贏”。

  其次,中美夫妻論可以休矣。

  有人說40年改革開放最成功的經驗是處理好了與美國關係,依靠美國中國經濟才得到了發展,要對美國感恩戴德,有求必應;中美較量時國內總有輿論暗示一切都是中國的錯,因為中國“違背”世貿規則,美國要“討回公道”;應在貿易戰中讓步,而不是對抗美國;從美國掙到的順差理應花到美國,好像美國沒有消費中國產品,還把特朗普的無賴看成強硬;明明是特朗普“棄約成癮”,卻反咬一口批評中國不講誠信。有人披著“憂國憂民”外衣讓國人陪著向美國集體下跪,這才真正是特朗普所期待的。他明白中國顧全中美關係大局,離不開美國市場,於是極限施壓。

  中國對中美關係一直寄予厚望,大張旗鼓地加強各種聯繫,把各種所謂溝通管道搞得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把合作、共贏、管控等號角吹得震天響,為融入美國領導的國際社會不遺餘力。但這樣不僅對崇美恐美心理產生推波助瀾,也不為美國所尊重。90多條溝通管道和頻繁的高層往來並非美國重視中美關係或者兩國關係穩定的表現。中國不僅沒有威脅美國的能力,而且絕大多數人沒有思想準備,更不用說決心和意志了。在美國煸動民族主義情緒的人都成為內閣高官時,一些中國的公知卻警告不要煸動民族主義情緒。

  再次,對華露出真面目並非壞事。

  特朗普的壓力讓國人對美國失去了幻想。妥協能否換得美國寬恕,薩達姆和卡扎菲以及俄羅斯的經驗最有說服力:誰對美國有幻想,誰就註定血本無歸,美國對待敵人衹有趕盡殺絕。特朗普對華採取強硬貿易制裁措施後,支持率不降反升,達到51%以上;兩黨之爭非常多,唯獨在“中國問題”上高度一致。可見,美國對中國的恐懼與敵視的程度。這種恐懼與敵視對於被和平麻痹已久而無憂患意識並且人心渙散的中國而言,無異於凝聚共識的粘合劑。

  特朗普是個值得肯定的反面教員,讓國人看清了美國本來面目,從幻想回到現實中,促進中國戰略覺醒。他剝掉了西方虛偽的民主外衣,擊碎了對美國的盲目崇拜和信任。因為西方制度的核心在於它不是真的講平等,而是內外有別、區分你我的等級制,西方制度所謂的優越衹是對自己而言。更重要的是及時提醒真正的威脅是什麼,而不至於被溫水煮青蛙。即便過去幾屆總統言不由衷地宣稱“歡迎一個穩定、強大、繁榮的中國崛起”,都不過是為演變中國施放的煙幕彈和迷魂湯。美國對中國的誘導幾近成功,多年來中國已放棄了不少原則立場,是十八大讓中國扭轉到正確航向。

  最後,中國必須堅持獨立自主。

  早該反思過去30多年過度依賴對外開放的思想,特別是不惜開出損害利益的優越條件。長期以來我們一直靠外需拉動經濟增長,現在外需停滯不前甚至下滑,必須啟動內需。因為過度開放其實是在本國購買力不足情況下拒絕通過重新分配把財富讓渡給民眾,衹好不斷地對外尋求市場。美歐對中國的投資重重設限,並不存在無限自由的市場經濟體。發達的日本千方百計地保護農業,始終不肯向美國妥協。另外,中興悲劇使國人發出應以舉國之力研發晶片的呼聲,但有“理性”聲音質疑這是無視全球化的資源優化配置,中國不必完全掌握所有技術。但對於中國這樣的巨型國家而言,衹有力爭成為全能型國家,才能最終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

  和平崛起不應成為綁架中國的緊箍咒。在咄咄逼人的特朗普面前,那些認為中國經濟發展了、成為世界第一了,再忍幾年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的看法是不切實際的。一個國家的命運並非單純由GDP決定,否則宋朝不會亡於蒙元、明朝不會亡於滿清、清朝不會敗於日本,也不會有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的勝利。決定一個國家命運的,還有社會向心力和人民的精氣神。無原則的妥協退讓衹能讓人心渙散。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在美國壓力面前不能退縮,更不能自廢武功。退讓衹能換來進一步的訛詐,直到你無力反擊,就像當年整治日本一樣。

  所以,我們可能會贏在置之死地而後生,輸在患得患失和堡壘從內部被攻破,即被美國抓著小辮的買辦勢力裡通外國。這場較量,衹要反擊的中國不敗就是勝利,進攻的美國不勝就是失敗。

  注釋:

  ①Edward Luce, “Henry Kissinger: ‘We are in a very, very grave period’”, Financial Times, July 20, 2018.

  ②Jamie Tarabay, “CIA Official: China wants to replace the US as world superpower”, CNN Politics, Sat July 21, 2018, https://amp.cnn.com/cnn/2018/07/20/politics/china-cold-war-us-superpower-influence/index.html

  ③鄭永年:“貿易戰與特朗普的國際新秩序”,《鳳凰國際智庫》,2018年7月6日。

  ④想想我們的人大代表中卻有許多外(美)國人,《建國大業》演員主角都是外籍,主導轉基因研究的張啟發院士居然是領取美方津貼的中美聯合院士!這不是令人汗顏,而是令人不寒而慄!

  ⑤Kristina Wong, “Mattis pulls no punches against China during graduation speech”, Breitbart, 16 June 2018.

  ⑥Kurt M. Campbell and Ely Ratner, “The China Reckoning: How Beijing Defied American Expectations”, March/April 2018, Foreign Affairs.

  ⑦Michael Pillsbury, The One Hundred Year Marathon, Henry Holt and Co., Nov. 11, 2014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9月號,總第249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