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練現場,各型搜救機、反潛機在疑似海區上空往返盤旋,運用多種手段進行搜索監控,並通過布設聲呐浮標陣尋找“失事”潛艇。海上搜救群多艘艦船來回巡弋,將拖曳聲呐轉為被動模式實時偵聽水下信息。
常州艦聽音員室內,區隊長謝勇頭戴耳機,凝神靜氣地捕捉著來自深海的信號。來自海底的信號十分複雜,一個細小的失誤就可能與目標失之交臂。
“報告船指,發現目標位置,方位×××!”突然,謝勇的一個意外發現,打破了常州艦指揮室的寧靜與緊張。與此同時,其他搜救兵力也傳來消息,直指同一水域。
艙室燃起大火,繼續停留只能坐以待斃——
身臨險境的艇員怎樣脫險
“蓄電池開關板起火,火勢較大無法撲滅!”坐沉海底的潛艇內,廣播器傳來急促的鈴音和口令。艇長葉晉果斷下令:封艙滅火,艙內人員迅速轉移,關閉艙門。
此時,副機電長劉國柱、導航技師盧萬朝被困在艙內,與前艙隔絕無法脫困。
經過再三斟酌,葉晉下達指令:“組織快漂脫險!”
演練指揮組組長賴雲俊告訴記者,當艇員因潛艇失事無法繼續生存時,只能通過潛艇內部的自救設施棄艇逃生。快漂脫險方式具有上浮速度快、脫險深度大、操作簡單等優點,但對艇員的心理素質、生理狀態要求較高。因此,每一次訓練前,他們都會對艇員身體和心理素質進行測試。
|